貝克用經濟學方法分析社會問題,原來他求學時期曾在選經濟學和社會學之間徘徊,讀數學出身的他選了經濟學,並完全投入用經濟學的觀念看世界。
1930年12月2日出生的貝克,父親是公司合夥人,他在普林斯頓大學主修數學,對社會問題有興趣,卻嫌社會學抽象概念多「太難」,選了副修經濟學,認為學科關乎社會組織之餘,亦有嚴謹的數學工具。
貝克2004年在《商業周刊》最後一篇專欄說:「跟很多同代人一樣,我讀大學初期是個社會主義者,但讀了幾個經濟學課程,我就學會競爭、市場和誘因的威力,瞬即變成古典自由主義者,相信個人責任的力量、市場經濟、政府角色重要但有限。」
貝克在芝加哥大學讀碩士和博士深造經濟學,師從佛利民,畢業後先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70年回巢芝大經濟系,高足包括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貝克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令他83年同被社會學系聘任為教授。
曾非法泊車「理性犯罪」
芝大形容經濟學世界觀,滲入到貝克生活的各方面。貝克首任妻子早逝,認識第二任妻子、中東史家納沙特(Guity Nashat),就是起於貝克登廣告求售一套飯桌椅,引來納沙特跟他討價還價。英國《金融時報》指貝克一次出席該報午餐會時非法泊車,事後向記者說那是衡量過風險和效益的「理性犯罪」。
彭博社/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