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貸款餘額未見頂 升多兩年 內銀料次季加大撇賬

不良貸款餘額未見頂 升多兩年 
內銀料次季加大撇賬

【本報訊】面對新增不良貸款加速形成,內銀首季續透過撇銷壞賬、清收及出售不良貸款,以控制信貸質素及減低資本耗用。證券界預料,餘下季度內銀會加大撇賬力度,惟暫難評估新增不良貸款是否已見頂;季績亦顯示,內銀股板塊已漸呈「壁壘分明」局面,尤以中型銀行資產質素,有緩慢改善迹象,惟即使業界季績跑贏預測,應無助催升股價。
記者:劉美儀

首季五大國有銀行共撇銷逾140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良貸款,當中撇賬規模最大的是工行(1398),分析員估首季撇近60億元,最少是中行(3988),季內僅撇10億元;若這些壞賬仍列在資產負債表中並未撇除,首季內銀列賬公佈的不良貸款率,肯定較現水平更高。
大和資本亞洲股票研究部大中華金融機構集團研究主管胡月明認為,首季內銀不良貸款雖按季上升,但升幅仍在預期之內,她相信內銀在接着的季度內,會繼續增大撇賬及出售不良貸款力度,數間銀行亦已表明,今年撇賬額料超越去年水平。她估計業界的不良貸款餘額,今年至2016年度仍會向上,現階段難評論是否已見頂,惟目前內銀不良率及不良貸款餘額,仍屬偏低水平。
金英證券(香港)中國香港銀行研究副總監陳昔典表示,首季內銀業績跑贏預測,令市場「跌晒眼鏡」,但是次季績最突出之處,是內銀股板塊漸呈「壁壘分明」之勢,特別是中小行與大行之間,及各大行之間的區別。

中小行資產質素改善

他又指出,部份於去年度已大刀濶斧撥備的中小行,首季資產質素有緩慢改善之勢;大行則透過約束收益增長及倍增季內撥備,防禦資產轉壞。四大行淨息差基本持平,農村業務覆蓋多的銀行,存貸表現穩固,大行中以建行(939)、農行(1288)及中行會看高一線。
鑑於季末大部份內銀的普通股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仍然強勁,除中行外全部按季攀升,故他相信內銀資本狀況,足夠支撐其派息率維持不變。
另一歐資行金融研究主管謂,以四大國有銀行計,首季度新增不良貸款雖有升幅但不算過急,「總體上沒有超過40點子(即新增不良貸款對平均未償還款貸款佔比)」,相信因大行放貸對象以國企為主,而國企違約並不嚴重所致。
儘管內銀盈利水平普遍勝預期,但此舉不會對股價引發多大刺激作用,他說內銀股始終由宏觀經濟及政策拉動,盈利佳並非股價上升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