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作業:品味 - 宋漢生

創業作業:品味 - 宋漢生

翻開徐緣的《型銷》,想起一次,一位剛畢業的年輕人,說想投身廣告界,做廣告創作,我問,你最喜愛的廣告有邊幾個,朋友答,一時又想不出。
又例如,請介面設計師,一條必問的,是最欣賞邊個網站的設計位,點解欣賞。出奇地,好多明明一分鐘前好有自信地講自己幾熱愛介面設計的人,會答不出一個最欣賞的介面設計。
就好似,如果有人同你講好鍾意廣東歌詞,然後講來講去講不出一首鍾意的歌詞,你會好懷疑,到底所謂的鍾意,其實去到邊到。
印象中,徐緣好少話自己點樣熱愛營銷,但他對營銷的熱誠,從如數家珍每頁每字滲出來,無可能感受不到。好明顯,他做這行,是因為熱愛,我相信,他就算不做這行,都會一樣收納各式各樣的營銷點子。

做好創作 先要臨摹

徐緣的熱誠,肯定不是三分鐘熱度,要寫得出這樣信手拈來的過癮文章,他的收藏,應該是長年累月,一點一滴儲起來。我估,人去到一個年紀,自然會開始欣賞細水長流,讚嘆複利率的力量。
已經分不清,喜歡讀徐緣,是欣賞他的文章,還是他練功夫的恒心。
當然,收藏人家佳品,不代表自己做就會一定好得。不過,我相信有熱誠收藏,先會培養出自己品味,有品味就有機會做好的作品。
之前睇過一本書,叫《Steal like an Artist》,給做創意工作的人十個貼士,第一大貼士,就是臨摹、臨摹、臨摹,偷、偷、偷。
偷分高低。低的偷,是懶惰的偷,橫向,只偷一個作品,縱向,只偷人家表面。高的偷,是勤力的偷:首先,找一個最欣賞的前輩(英文是Hero,中文是偉人?巨人?),然後,搜尋所有關於前輩的作品和資料,成個人浸落去,然後,尋找影響這位前輩的前輩,又搜尋所有關於這些前前輩的作品和資料,整吓整吓,就整咗棵樹出來,這是品味的累積。再下一步,就是在這樹開展自己的分支。
一向不信爛鬼教育制度,當然不是天真到期望靠學校去培養熱誠和品味,而是討厭教育制度的霸道,搶走培養熱誠和品味的時間。
見過好多例子,頭腦好的人,卻太過老實地整副心機去讀書,無時間自己學習,於是分數是高,但畢業出來,品味不合格,甚至根本無培養過。
這麼多人的二十年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掉。

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