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報家門 - 陳惜姿

自報家門 - 陳惜姿

十多年前曾在《壹週刊》工作,見證過將軍澳堆填區愈堆愈高。但替《蘋果日報》寫稿,是第一次,感覺既熟悉也陌生,總不免戰戰兢兢,怕水土不服。
在此先跟讀者問好,再自報家門。我在傳媒前線工作十多年後,轉到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書,教的是採訪和寫作,嚴格上沒有離開這一行。我部分學生畢業後會當記者,他們散落在不同傳媒機構,偶爾回來探望,分享工作點滴,對行業的了解,比以前留在單一機構還要深一點。
反國教一役後,很多人都知道我是家長。對,我有兩名小孩,那個拖着女兒慌張地過馬路的媽媽,就是我了。每當我搜索枯腸都找不到題材時,我便會寫他們,包保半小時內起貨。伴着這兩個小孩成長,可歌可泣。我工作多年沒遇過太大的困難,但做母親,每一天都是挑戰,不時仍感到沮喪,更多是倒瀉籮蟹,束手無策。
最後解釋一下欄名。幾個月前,一位朋友離開了,留下一句佛偈:「雲在青天水在瓶」。唐代李翱,韓愈第一大弟子,問道於藥山禪師,李翱問禪師何謂道,禪師指指天,又指指地,說:「雲在青天水在瓶」。雲在青天,變幻無常;水在瓶中,靜止無波。動靜二相,皆是天然本性,也就是道之所在。
動靜之間,我取了後者,希望在工作和家累之間,能保持平靜心境,如水在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