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諮會死撐港鐵毀古井

古諮會死撐港鐵毀古井

【本報訊】港鐵沙中綫土瓜灣站地盤發現具重要價值的宋元遺址,至今出土六個古井,但當中四個連同200多個遺址,只作記錄後便將地盤交還港鐵動工。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昨早實地考察,主席林筱魯考察後為港鐵辯護,指破壞文物之說是對考古誤解。
土瓜灣地盤現有三個考古工地,第一期工地發現的宋代石井會原址保留,但另四個石井及200多件遺址,古蹟辦與港鐵商討後,只作記錄便將遺址破壞,外界質疑是為了遷就加快工程。第二期發現宋代石井的工地則繼續停工。

稱外界誤解考古工作

林筱魯昨考察後,指破壞文物的說法可能是誤解。他解釋每個土層代表一個年代,而地盤由近代到宋、元層都發掘到物件,相信現時仍未掘到最底層,「唔移走表面最高層,好難去到宋、元層」。他續指在考古層面,是可在監督下移走表層做記錄,認為外界可能對考古工作不了解。
林表示挖掘工作仍需時,港鐵會待古蹟辦進一步指示才進行下步工作,他會要求古蹟辦作更緊密的定期匯報,現階段未決定是否要再擴大考古範圍。但事實上,林亦承認第一期工地已交還港鐵開工,不會再進行考古挖掘。公共專業聯盟召集人黎廣德亦質疑林的說法誤導,「考古發掘重要原則係盡量減少干預,冇理由成個挖走」。
他指據中國文物古蹟保護準則,一定要先完成全面調查和評估,才可決定甚麼遺蹟應原址保育,現時做法是貿然破壞,「未完成調查前,根本冇資格評定成個遺址嘅價值,更加冇理由武斷去決定,邊啲遺址值得原地保育」。他認為應馬上追究責任,「究竟係古蹟辦同意將古蹟範圍交番畀港鐵開工?抑或(發展局長)陳茂波親自批准?」
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批評港鐵「一路考古,一路打樁」將影響更多未被發挖的文物,促請政府立即諮詢古諮會,刊憲把遺址列為暫定古蹟,同時研究能否先完成沙中綫其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