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每天,陽光燦爛。
那麼,就可以逃離冷冰冰的工作環境,找一片青山綠水,呼吸一口清新空氣。
幸福的是,不一定要出走郊野才接觸到大自然,其實在我們的鬧市裏,也能找到綠野仙蹤。國際金融中心的四樓,就在維港前築起了一間玻璃屋,成為中環人午後的秘密花園。
對岸的九龍灣,舊貨倉新工廈的中央,也是綠油油的,當中的小咖啡茶座,是附近上班族的偷閒天堂。
花香草青,鳥鳴蟬叫。
架起太陽眼鏡,坐在城市綠洲中,呷杯咖啡,或是暢飲幾回雞尾酒也好,就懶洋洋的休息一天,假日能這樣虛度,多好!
記者:李 莉
攝影:劉永發
玻璃花園 維港畔飽口福 中環Glasshouse
中環的喧鬧,在尋常的上班日子,總會讓人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所以陽光燦爛的時候,中環人喜歡坐在高樓大廈之間的一片綠林中,其中國金的四樓平台,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秘密花園。沿扶手電梯直上,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一直錯過了這片綠意盎然的公共空間。
在寧靜的綠島中穿梭蹓躂,視線被一間落地玻璃小屋所吸引,這間走all day dining路線的餐廳,也直截了當地叫Glasshouse,室內透視着180度維港的無限風光。裝潢以意大利農莊的溫室種植棚為意念,牆壁上放了不同植物,配以簡約的木枱,希望跟農莊概念更為相襯。一張張不同的椅子,喜歡的話全都可在旁邊的連卡佛買到,這些帶點chic的椅子,正好將「玻璃屋」的型格賣點表露無遺。就算甚麼也不放,玻璃屋外與之相連的無敵維港風景已夠「殺食」。
玻璃屋外,店方刻意打造成秘密花園的公共空間,樹影婆娑,又悉心栽種了薰衣草等不同花卉,聽說遲些還會開設一個小香草園,希望把這裏徹底打造成農莊的後花園。因為是公共空間,很多人自由走進來,直接坐在Glasshouse老闆從不同跳蚤市場精心挑選回來的歐洲二手枱椅上,看海看船看對岸的高樓,嗅着花香,聽着鳥兒吱吱喳喳的歌聲,一抹海風輕拂過臉兒,閉上眼睛,環抱的綠意令人以為自己置身在森林原野。
不過,我倒不願意就此呆呆看着眼前的景色,而不滿足一下口腹之慾。以mix and match做主打的Glasshouse,味道算是充滿驚喜,所謂mix and match,表面上以亞洲菜做主打,實質每道菜也融合了歐洲如西班牙、意大利菜等做法。例如越南傳統的米卷,他們用虎蝦和墨西哥牛油果做出不一樣的味道,這種左搭右配的方法,為菜式帶來意想不到的新鮮感;又譬如一道焗意大利千層麵,不用傳統意式番茄肉醬,而換上印度做法,將馬來西亞香料換成泰式咖喱汁,再配以不同蔬菜和雞肉,口感清新,完全沒有油膩的感覺。不過,最令我傾心的還是椰子雪糕冰,由新鮮椰子肉做雪糕,粒粒果肉之餘,還有啖啖泡冰的冰涼感,在悶熱的天氣下吃一口,真的非常舒服!
Glasshouse
中環國際金融中心商場四樓4009號舖
零碳天地 有機有心茶座 九龍灣Kelly and Moss
其實我從來沒有踏足過零碳天地,直至公園內唯一的咖啡茶座Kelly And Moss開幕,才興致勃勃的帶着小孩來度過快樂周末。我們能在這兒找到久違的美好,有點像在外國公園裏悠然用餐的時光。不似一般公園的小食亭,零碳天地的這間café雖然不算是高級餐廳,卻肯定比小食亭優雅得多。「我自己在美國生活了十多年,紐約的家正正對着中央公園,那兒的餐廳和café總令人有種舒服輕鬆的感覺,坐在café喝香醇的咖啡,呼吸公園的新鮮空氣,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香港的公園就少了這種供應有質素食物的café,可以讓人舒服地坐着,欣賞公園裏的一花一草。」回流香港的趙益坤(Leonard)說。Leonard本身做投資和設計的工作,Kelly and Moss是他首次涉足飲食界的試點,他坦言在香港做餐廳不易,但仍願意踏出這一步,原因就是看中公園的格局,希望在這兒重拾坐在中央公園茶座發呆的閒情逸致。
因為位處零碳天地,所以Kelly and Moss堅持只供應本地有機蔬菜以及公平貿易的產品如蔗糖、咖啡豆等,這兒賣的百分百有機咖啡,帶着淡淡雲呢拿香氣,在工廈林立的九龍灣有不錯的口碑。食物雖然只是三文治、蛋糕之類的輕食,但質素一點也不馬虎。「麵包又好,蛋糕也好,都是我四周收集意見、試味,反覆改良後才做出來的味道。」 Leonard指出要用上全有機食材成本不便宜,但這間café暫時是以興趣為主,賺錢是其次,只要能做到收支平衡他已經收貨,所以才可無後顧之憂,堅持有機、健康行先。
Kelly and Moss
九龍灣常悅道8號零碳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