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娛覽王:潮語有段古

周六娛覽王:潮語有段古

識講,梗係講高登潮語啦!事實上,這些在高登炒熱的潮語,應用層面已不再局限於討論區,而是擴展至fb、IG等社交網站,甚至成為朋友圈的共同語言。不過,識講識用唔代表識得出處,它們源於不同媒介,電影、劇集、廣告、AV都有,大家只要看畢這篇文章便可精通,既環保,又快捷!
撰文:蘇芬妮

要精通潮語,查辭典冇用㗎,睇完呢篇文章就曉啦!

電影篇:

「識X,梗係X騾仔啦!」

《低俗喜劇》的經典對白,話說鄭中基飾演的暴龍哥有特殊癖好,並向杜汶澤傾力推薦。電影金句在網上流傳後,引伸出多個變奏版本,變成了普及文化。

「你識條春咩!」

周星馳在《食神》拋窒銀行佬,即「你懂個屁」的意思。有說春是魚春,亦有說是性器官。後來凡是條狀物體,都被借用在這句上,如「你識條鐵咩!」、「你識條杉咩!」效果一樣。

「不要問,只要信!」

時下高官愛玩語言偽術,大抵都看過王晶的《精裝追女仔2》,因當中一名議員在老周電視台不斷吹噓自己,「不要問,只要信!」,下場當然是被曾志偉打到變豬頭。

廣告篇:

「既環保,又快捷!」

都是低手改圖惹的禍!WWF鼓勵港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陳奕迅現身港鐵為廣告概念,卻被發現照片是PS!從此廣告語句變成潮語,相片則變成萬能key。

「又要威,又要戴頭盔!」

在港從政自備頭盔是常識吧。金句源自成龍09年的防毒軟件廣告,他往虛擬世界打病毒,但戴上產品logo頭盔,被嘲至今。

電視篇:

「我最期待的畫面出現了!」

源自無綫劇集《雷霆掃毒》由黃智賢說出,經網民截圖後成為了萬能key,每當有高官下台、明星偷食斷正時,便大派用場。

「同朕check吓……」

只有無綫膠劇,才有明朝崇禎皇帝講英文的荒謬事件。這句出自02年陳豪主演的劇集《帝女花》,直至去年才被眼利網民發現。

AV篇:

「很想要吧!」

原本為一張平平無奇的AV截圖,但因貌似何俊仁的男優吉村卓完美演繹那垂涎美色的鹹濕相,「很想要吧!」成為經典。

「道歉時露出胸部是常識吧!」

AV女優秋山杏奈向一字形排開的裸男道歉,最後不止露出胸部。陳靜去年閃電息影再復出,道歉時都沿用這撒手鐧博同情。

歌曲篇:

「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

徐小鳳名曲《喜氣洋洋》副歌的首句歌詞,近年被高登花生友挪用,當成幸災樂禍金句。前年劉江華落選立法會議員,巴打隨即到劉議員辦事處開香檳慶祝,《喜氣洋洋》響徹門外。

「老是常出現」

原為兒歌《小老鼠與大花貓》的歌詞,全句為「花貓你真狡猾,老是常出現」。後來這句引伸至形容無處不在的藝人,尤其是周潤發和鍾欣潼。

高登篇:

「儍的嗎」

這其實是經高登粗口filter過濾的用詞,原意為「戇X」。後來,「儍的嗎」逐漸被借用,成為大家understood的罵人語句。毛孟靜前年踩亞視場,高喊亞視「儍的嗎?」,何其轟烈。

「向左走向右走」

大家不要懷疑編輯是否搞錯,說甚麼這句應放在電影篇云云。沒錯,《向左走.向右走》是杜琪峯改編幾米繪本的電影,但這句其實又是經高登粗口filter過濾了,原指男性的生殖器官粗口。

宗教篇:

「In God,we trust!」

南北戰爭期間的格言,1864年刻在美國硬幣,近年被網民濫用,衍生變奏版,如「In Liverpool, we trust!」、「In Moyes, we trust!」但多數是反話。

文學篇:

「認真你就輸了!」

源自內地作家林蘇的同名短篇小說,指主角對感情太認真落得悲慘下場,後被網民濫用,就連雨僑都推出歌曲《認真你就輸了》。句子變成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替「不認真」找個合理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