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是彩色:現代杞人? - 陳曉蕾

綠是彩色:現代杞人? - 陳曉蕾

很難想像眼前的律師,危機意識這樣重:家裏常備足夠兩周使用的糧食和食水;旅行帶着能把污水變食水的過濾飲管lifestraw;兒子去美國念書,收到一小叠銀幣。「萬一出亂子,這些白銀足夠你走難去加拿大投靠親戚!」他對兒子說。

他是「喬拔萃」,這是筆名,最近才用來在網上寫文章,較多人傳閱的是「進擊的巨債」:「15分鐘內,美國聯邦政府又為這一代和之後很多代的美國人,積累多了3,000萬美元債務,目前美國就算把全部收入拿來還債,都要足足七年!」喬拔萃預測經濟崩潰很快會發生,連同極端天氣變化,天災加人禍,這世界會大亂,他呼籲大家一定要有準備。「如果輪船開始傾斜,我第一時間看救生衣在哪裏,想好逃生方案,一定不會靜靜坐着等船沉掉。」
喬拔萃從事法律工作,2003年想法開始改變,人人擔心疫症,他卻從經濟教授Kotlikoff的《世代風暴》(The Coming Generational Storm)讀到更驚嚇的將來:「人口老化加上經濟結構問題,導致美國逐步淪為第三國家。」越了解更多經濟分析,越覺問題嚴重,他除了改變自己的投資策略,較少有的是身體力行改變生活態度,例如跑馬拉松鍛煉身體、隨身帶着食物盒打包剩食、減少搭坐長途飛機等等。「問一百個父母,是否願意辛勤工作,令子女將來有較好的生活,九十九個會答願意。如果問:『你是否願意過簡樸生活,讓下一代在一個安全而不虞匱乏的地球上生活,在一個健康穩定的經濟環境中成長發展?』他說,這一代的人卻有力地答了『不願意』。」
除了個人,他還擔心香港。「南亞海嘯其實隨時都可以在香港發生,只要西太平洋發生地震。」他列舉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種種數字,在他眼中,天災一觸即發,香港很可能會停電,沒電也就無法過濾食水……不可思議的是,香港幾乎完全沒有準備。他坦言曾經用不同方法在政府內提出意見,然而也沒有反應。

「我甚至想過退休後是否要去選立法會議員,才可提出私人條例草案改變現今政策。」他開玩笑說。喬拔萃認為香港要準備進入石油短缺的年代:取消興建機場第三條跑道,大幅改善鐵路系統;發展農業,增加本地糧食供應;發展廢物回收業等實業,減少依賴旅遊業……「你不相信我,也相信李嘉誠吧!」他指李嘉誠賣掉內地地產,看淡零售,卻去投資人造雞蛋,選擇的是動亂時期的投資策略。
喬拔萃現在盡量抽時間寫文章,和科普作家李逆熵、傑出青年協會的麥子組成「文明急救組」在網上發表文章,希望可以藉此說服其他人。喬拔萃坦承即使是同事、朋友、甚至親戚,都難有共鳴,太太也是近年目睹越來越多天災人禍,才開始相信。「別人總是笑我杞人憂天,但我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好準備,一點也不憂慮。我反而笑他們是『苟安』(苟且偷安),我才是『心安』!」他的家,長期放着兩桶5公升蒸餾水,工人守着足夠兩個星期食用的罐頭白米,還有好些打火機,必要時可燒書本當燃料……「如果有事,千萬不要來找我!我只準備了太太、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份量,沒預你們!」他對老友們笑着說。

喬拔萃認為天災一觸即發,香港很可能會停電,沒電也就無法過濾食水……不可思議的是,香港幾乎完全沒有準備。

Profile: 

資深記者,著作包括《剩食》、《有米》、《死在香港》等,相信垃圾都是放錯位置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