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沙中線挖出古井文物,得到原址保留待遇,就連行車線亦要改道遷就。在地球另一面,美國人也不落後,拉大隊挖掘遊戲文物,還要拍成紀錄片。這件事亦成為老一輩遊戲迷近期最熱門的話題。
1982年史提芬史匹堡經典電影《E.T.》熱爆全美國,雅達利趁著熱潮推出遊戲版,不過為了趕在聖誕節推出遊戲,製作團隊只有五個星期來趕工完成。結果連遊戲最終的測試也被省略,直接推出市場。遊戲製作偷工減料,當然出大問題,角色難以控制,又會突然跌進地洞,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玩甚麼。後世的遊戲迷稱它為史上最爛的遊戲之一,偶爾亦會拿它出來恥笑。幾年前甚至有樂隊為此事寫下一曲,都可謂影響深遠。
遊戲當年總共生產400萬套,其中150萬賣出,還剩250萬套,賣又沒人要,存倉也得花錢。1983年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報》報導雅達利將總數超過一千萬套的《E.T.》、《Pac-Man》、《Asteroids》等遊戲埋於垃圾堆填區,不過雅達利矢口否認,整件事就成為遊戲界的都市傳說。
最近Xbox Entertainment Studio向法庭申請開挖堆填區,日前成功掘出這批文物,更找來荷理活編劇Zak Penn當導演,將整個過程拍成紀錄片。這些埋藏新墨西哥州30年的史上最爛遊戲終於重見天日,不知道又有沒有人想試玩呢?
想知更多電玩遊戲資訊,請留意即時新聞Gadget【Game移動】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