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台灣夢】兩岸三地都住過 財務顧問最愛台灣

【香港人台灣夢】
兩岸三地都住過 財務顧問最愛台灣

「香港產婦打電話到電台哭訴,說到醫院排超音波,竟排24個月後,第二個孩子都生出來了!」鄭湯尼舉個例子,說明香港民眾社會福利被中國擠壓的無奈情形。他也認為,台灣的健保及醫療的便利性,是兩岸三地都比不上的。但台灣人,你知道自己是這麼「幸福」嗎?

鄭建榮,湯尼,25年前到台灣讀成功大學的香港僑生,當時台灣優待僑生,只要逗留台四個月以上,就可以領台灣身分證,他就因此拿到,一直保留迄今,但沒想到,台灣會成為他現今的落腳處。

三年多前,他面臨人生的轉折點,因為工作的東莞工廠結束,他應徵中國東北吉林的工廠,繼續做同樣的工作,要不就回香港。但是回港可能只能做大樓保安工作,加上離婚打擊,在台灣的老朋友,就要他過去看看、散心,就這樣他來到了台灣。

去年他決定定居在台中,利用過去他進修過的財金專業,改行做起財務顧問的工作,也寫了一本書,開創自己的新生活。這段時間,在香港朋友都一直在探問他,會不會想香港,他則反問「難道你不會想香港?」他想念的香港是二十年前的香港,而不是現在被內地人入侵的香港。

他說,香港不僅醫療福利及生用品被瓜分,連物價也高得嚇人。這部分感觸最大的是他媽媽。他說,去年她媽媽來台灣看他四次,兩人一起到大賣場採買時,他媽媽總驚呼連連。她先是發現台灣的進口牛肉很便宜,接著又發現台灣的豬肉不會灌水,且樣樣東西都比香港便宜許多。

鄭也很感慨,指香港政府漠視中產市民的社會福利,且讓中產階層生存空間一再萎縮,並造成市民貧富仇立。

對於台灣民眾擔心,會成為明日的香港一事。在服貿爭議之前,他頗有信心地說:「不會!」畢竟中間還隔了一條台灣海峽,再者,台灣自給自足,不像香港物資有限,中國人一搶走,香港人就沒有了。

但服貿爭議之後,他改口提醒台灣政府要審慎,因為「香港人可以逃到台灣,台灣人要逃去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