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視網膜脫落風險高

中年視網膜脫落風險高

【本報訊】市民若視力轉差未必因為睡眠不足或近視加深,可能是視網膜脫落的症狀。劉大立指,患者如無即時進行修補手術,會增加失明風險。如眼睛有閃光、飛蚊增加等症狀,要及時求診,尤其是中年以上人士視網膜脫落的風險較高。

突失視力 如飛蚊症

踏入40至50歲眼球玻璃體會逐步退化及收縮,過程中或會「拉爛」依附着玻璃體的視網膜。每10名玻璃體收縮的病人,有一人會視網膜脫落,常見於60歲或以上人士。深近視、眼球過長、有家族史、曾有外傷如踢波食中「波餅」均較高危。
以其曾工作的一間公院為例,每年接獲300至400宗視網膜脫落個案,普遍病人在發病初期並不察覺,平均8至10日後才求診。視網膜脫落時最底層細胞會釋放色素,引起玻璃體混濁,情況飛蚊症狀加劇一樣。如同時有閃光、局部視野轉黑等症狀,便要懷疑是否視網膜脫落,及早做修補手術可挽救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