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周三議息後,一如所料再減少放水100億美元,令每月買債規模縮減至450億美元,符合預期。加上會後聲明指經過年初風雪打擊後,近期經濟增長再提速,對前景看法趨樂觀,為美股帶來支持,道指收報16580,今年首次創收市新高。
美股4月表現強弱分明,年初當炒嘅科技和細價股出現散水格局,納指和細價股指數羅素2000指數分別累跌2%及4%。資金換馬轉捧舊經濟和防守股,道指和標普500指數上月就分別有0.8%和0.6%進賬。
根據傳統智慧,Sell in May and go away係投資股市嘅名言。事緣歷史顯示,期間股市平均表現,遠比其他時段遜色,沽貨離場可能除笨有精。不過,金融海嘯後,這類歷史趨勢預測唔多靈驗,加上科技股3月爆發小股災觸發大市調整,唔少評論員今次唔太buy,有的甚至認為今年的Sell in May已變成Sell in April,毋須對5月後市前景抱有太大顧慮。話雖如此,筆者對下半年市況有保留。事關與近幾年不同的是,聯儲局今年啟動退市,放水規模逐次減少。從宏觀角度,市場資金規模醞釀從鐘擺的一個極端逆轉。雖則聯儲局推出量寬,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已由8,000億美元增至逾3萬億美元,家陣每次「收細」100億美元的影響聊勝於無,難以動搖大局。但問題是,聯儲局落實收水可能開始扭轉市場預期。而近期科網等強勢股跌市,便可能係呢個現象的canary in the coal mine,警號是也。
今季升1.4% 冠絕主流貨幣
聯儲局水繼續收,但市場仍預期最快明年下半年至開始加息,美元兌各主要貨幣的表現幾近「全軍覆沒」。歐洲和英國數據理想,兩地嘅貨幣續呈強勢,其中英鎊已升穿1.69美元,創近五年新高。市場相信英倫銀行會早過聯儲局同歐洲央行加息,帶動英鎊昨日攀上1.6925美元,係2009年8月以來新高,第二季累升1.4%,是主要貨幣之冠。歐洲4月消費物價上升0.7%,比3月嘅0.5%改善,緩和通縮憂慮。加上西班牙首季GDP擺脫收縮局面,而且是六年來最強,令央行短期再出招撐經濟和抗通縮的機會打折扣。歐元昨日曾衝上1.3889美元。正如上周所講,除了通縮隱憂,歐元強勢表面上並未對區內經濟造成衝擊,短期暫時睇唔到歐元大跌勢催化劑。
歐洲央行官員已多次出口術指歐元再上升空間有限。而英鎊估計上試1.7美元關口時將遭遇重大阻力,短期內不值博,維持上周策略伺機追捧已進入加息周期的紐元,在85至87美仙範圍走波幅。
奇兵
本欄逢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