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內地五一黃金周假期首日,密西比特意於內地旅客購物熱點閒逛,發現人流雖較平日稍多,惟與以往黃金周比較,明顯已沒有了那一種極擠擁感覺,特別是銅鑼灣,各大藥房頭上夜總會式霓虹燈雖仍是閃過不停,惟四周的「國語人」確是減少了。
有人說情況改善,是本港「反蝗」運動結果。密西比認為相關運動只會構成輕微影響,實質影響不大。為何這樣說?據旅發局上周公佈的訪港旅客數字,3月訪港內地旅客人次達360萬,仍按年升27%,亦高過首兩個月增幅,明顯地,「反蝗」運動沒有影響到內地旅客來港意慾。
哪為何到了五一,內地旅客才有所減少?相信關鍵是內地在3月中擴大人民幣波幅,一手打破了人民幣必升神話,人民幣便開始一瀉如注,迄今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已貶值約3.5%;與此同時,內地消費者因中國經濟增長放慢,消費力減弱,一來一回,整體購買力大跌,故令部份人不再或不能來港消費,這才是旅客減少的最大原因。
是否意味香港零售業會「好大鑊」?密西比倒為是好機會,伺機調整香港零售業界生態,要重質,要平衡,不要再盲目追求量,難道要到全城都賣奶粉,遍地都是金舖時,大家才醒覺?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