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
近年中國不斷表示要改革,除了全面深化改革,還強調要制定正確的公共政策,當中試點全國推出的「營改增」被形容為中國稅收制度重大改革的開始,是一項重要的結構性減稅措施。
根據官方的解釋,全國展開「營改增」試點,「有利於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社會分工和協作,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升級,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據會計界人士指,「營改增」前,一些固定的進項支出如汽油費、電費、水費和修理費都不能扣減,重複徵稅給企業很大壓力。
在「營改增」後,雖然稅率較之前上升,但因為有進項抵扣,抵銷了上升差額還可退稅,以電訊業為例,資本開支、網絡營運、銷售、一般管理及其他經營開支統統都能扣稅,業界相信,隨着更多行業納入試點範圍,扣稅項目將越來越多,最終將達到「減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