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休遊:泊油井夜釣海狼 怒海30小時

假日休遊:泊油井夜釣海狼 怒海30小時

執筆此際,腦海尚浮現當天乘坐六人釣魚船,在巨浪翻騰的公海上掙扎向前的畫面,人彷彿尚處於失衡狀態,目眩頭重。採訪日陰霾密佈,我跟隨眼前三位高大魁梧的深海釣魚玩家登上插滿長短魚竿的小船,向距離香港東南面80海里外的南海油田進發。在超過30小時的滔天巨浪中,海鳥墨黑尖細的影子若隱若現,我吃了暈浪丸還落得個嘔吐數遍的下場。直至夜幕低垂,海面回復平靜,淼淼煙波中,燈火通明的擎天油井映入眼簾,我拿起魚竿,抖擻精神,期待着魚絲另一端的驚與喜。魚呀魚,求求你,快上釣吧!
記者:許 政
攝影:林栢鈞

【9:30am】吞暈浪丸 遊艇會出發

露出水面的油井高逾50米,現場尚有不少油井正搭建中。

綿綿細雨的早上,計程車沿跌宕起伏的山路,向西貢清水灣鄉村俱樂部遊艇會全速前進。我向更亭守衞道出船主Carmine Vastola的會員和船隻停泊編號,計程車最終停靠在會所的兩層咖啡室前,據聞這裏會費高達53萬,碼頭工作人員都以高爾夫球車代步,來回不斷巡邏,其中一輛駛近,禮貌地着我們關掉攝影器材。木碼頭充斥悶焗濕氣,人流寥寥無幾,我順着停泊號碼指示牌向前走,終於找到一艘刷得發亮、長32呎闊9呎的六人小船。小船名為「Thai Lady號」,船上,Carmine Vastola和拍檔Charles Dunford笑咪咪地張開手,送上連聲:"Welcome aboard!"這對分別來自美英的大男孩是今趟旅程主角,自幼已隨家人於故鄉駕船徹夜垂釣,兩人三年前結緣於香港,自此無分季節結伴出海釣魚,更索性寓工作於娛樂,以Carmine妻子國籍為名,合辦Thai Lady Sport Fishing推廣出海釣魚運動。這兩天一夜的南海油田夜釣之行,正是他們的初夏頭炮,更邀來港產新血鍾兆雲(Kenny)加入。
閒談間,我沒留意Carmine已發動摩打讓船隻熱身,未幾Charles從袋內抽出一個皺褶斑斑的紙盒,晃一晃笑說:「很多人出公海前,都誇口說不會頭暈眼花,但我主張有備無患,反正這是無睡意暈浪丸。」Carmine默契十足地向我和攝影師遞上樽裝水,船不經不覺破浪出發,我倆二話不說,「嗗」聲吞下那顆僅如指甲般大的藥丸,迎接未知的挑戰。

致電清水灣鄉村俱樂部遊艇會,職員以已停止錄取會員為由拒透露會費,據網站指價錢達53萬,難怪守衞森嚴。

【10:40am】出征前準備 香港仔購冰

啟程後半小時,陽光終於微弱地破雲而出,可海風還是凌厲,偶會翻起令人從座位接連彈起的波濤,迫使我停止筆錄訪問內容,抓緊小梳化手柄。手柄上刻着"Boston Whaler"字樣,一直穩站駕船的Carmine說:「這船是我以比其他牌子相同體積的船隻都貴上一倍的150萬港元購入,從美國運來港的。我家祖父輩起已駕駛Boston Whaler這牌子的漁船出海,情意結當然有,但更重要的是其用料超班。」
Carmine着我瞄瞄由高抗腐蝕性的鉻合金拼湊而成的支架、防水又絕緣的玻璃纖維強化塑膠製船殼、船尾兩部共500匹馬力,讓漁船能以每小時40海里,即比一般船快上六倍速度的引擎……在我眼睛尚遊走於船殼之際,Thai Lady號已悄悄靠近香港仔製冰及冷藏工場買冰,稍後用來貯存魚穫,此際,Kenny把暗藏甲板下的兩個冷凍箱揭開,運冰喉管即從二樓冰廠伸出,並連接其中一個冷凍箱箱口。不過眨一下眼,耳邊傳來頂多五秒隆隆巨響,鹹水冰塊瞬間已堆滿冷凍箱。三位壯丁一步踏前,把冰平均分配好,簡單而隆重的購冰環節就此結束。

我們就在香港仔「興偉冰廠凍房」購買鹹水冰塊,為出征南海作準備。現今漁船數目減少,加上現代船隻都備製冷功能,原始鹹水冰交易已買少見少。

鹹水冰塊,就是透過這條喉管直接送入盛載魚穫的冷凍箱。

【12:00pm】擔桿島入油 放眼毛語錄

我問Kenny,到底甚麼時候愛上這項被港人普遍認為沉悶兼呆板的釣魚運動?曬得一身古銅膚色的他笑說自己從事租船生意多年,早對大海生情愫。話說某年他花$5,000參加由本地漁民舉辦的四日三夜公海釣魚團,時間久遠得已忘記垂釣地點,惟喜獲重達30磅深海巨魚的記憶猶新,自此把握年年秋冬淡季隨團出海垂釣。「我家魚攪值三萬多元,可承受100公斤拉力的魚穫,是魚攪中的王者,我還以六千多元購來重逾六公斤的魚竿,比普通只售$2,000的貨色實淨得多。」說着,船已慢慢駛近進出香港必經的擔桿島,擔桿島北面離香港島18海里,西面離珠海40海里,東面和南面均為南中國海。
魚船緩緩靠向碼頭上一間外牆用簡體字寫上「嚴禁煙火」的小密室,剛停下來,屋內走出一名矮小黑實男子,遞給Carmine兩把油槍,Carmine熟練地插入我船兩邊油缸,入油過程漫長,島上出奇安靜,放眼是被遺棄的舊屋,上面依稀可見「提高警惕,保衞祖國」、「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和「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等毛主席語錄,為這冷清島嶼增添幾分詭異莫測的氣氛。

擔桿島現有居民約200戶共七百多人,近年成為本港磯釣發燒友的熱門垂釣地點。

擔桿島其中一個碼頭,規模非常原始。

【2:00pm】風雲變色 兩米浪噬船

完成購油置冰準備工夫,Thai Lady號以每小時13海里的速度向南海油田前進。
舉目環視四周,在層層灰雲下,只有數艘寫上"No Smoking"的運油大船、貨櫃堆砌得高高的運貨船、弱質纖纖的捕魚小舟零星駛過,海面能見度降至八百多米。水平線從何時起變得如此朦朧不清了?沒半點徵兆,公海天氣正急速惡化,强風連環捲起兩米噬人白浪,湧過船邊後又再重組繼續推進,船在怒海中不斷晃動。我手上的採訪簿已半濕,鹹水拍打臉頰、胃持續十多分鐘抽搐、手腳漸漸麻痹,我打算回船艙休息片刻,剛起步,一如所料悶氣攻心,我掩嘴衝回甲板向大海報復,大肆嘔吐。Charles解說香港天文台每日發出的船舶天氣預報,包括烈風警告、重要氣象特徵概述及南海等海洋區域的天氣與海面狀況預報,均為深海釣魚玩家出海前的參考指標。「今天風力達五級,實非理想出海天,不過我和Carmine將赴美一段日子安排引入大型漁船到港,所以才……」我豪氣道:「就當見識何謂驚濤駭浪吧。」Charles拍拍我背:「你不錯!很多人嘔完都直接睡至回港的。」我搓搓尚在輕微翻騰的肚子,為沒倒下而感恩。

Kenny從事租船生意多年,現愛上公海垂釣。

【4:00pm】淺水區拖釣 會霸氣油井

午後,波瀾稍緩和,一度翻雲覆雨的汪洋初露遼闊清澈之美。
Carmine一貫縱從容地駕船,兩位拍檔從袋中抽出數個閃閃的釣勾,純熟地繫在船尾四條魚竿的魚絲末端,Kenny解釋這是針對鬼頭刀、海狼、鮫魚和馬林等於午後開始活躍的淺水區魚群的拖釣法。為避免絲線重叠,中間兩支魚竿的魚絲會繫在船邊的扣上,外側兩支魚竿的魚絲,則扯向撐出船外的鐵枝上。跟隨徐徐行駛的漁船,色彩鮮艷的釣勾在船尾的海面若隱若現,直至夜幕籠罩四周,釣勾才漸漸從視線消失,泛着火紅燈光的油井終於映入眼簾,我們已進入南中國海油田範圍了。

驚濤駭浪裏,即使大船也搖擺不定。

黃昏下,海面稍回復平靜,Carmine為首輪拖釣淺水魚作準備。

【7:00pm】夜泊油井 惡鬥海中猛獸

有聞南海油田的石油量媲美波斯灣,不過吸引漁民的當然是千米深海域內那1,500多類魚種,包括3月起當造的石斑、紅鮋、鱆紅和番薯魚,以及5月下旬起活躍的池魚和黃鰭吞拿魚。
這裏是目前南海發現的最大油田,外形如變形金剛的油井逾千口,每口相隔5至20海里,縱橫交錯的樁腳順理成章地成為茫茫大海中漁船能依靠固定位置的地方。但見Charles危顫顫的坐上甲板末端的鐵欄,手執纏上麻繩的膠樽,雙目直盯油井樁柱橫樑,手不斷指示駕駛艙內的Carmine改變駕船方向,直至船頭距橫樑約五米位置,他瞄準使力擲出膠樽。膠樽啪一聲擊中樁柱跌入海,失敗了,Kenny迅速拉回膠樽,再遞向Charles。Charles第二次試掟仍告失敗,面對油井下特別兇狠的浪,膠樽在樁柱邊屢屢擦過,漆黑中觀看他們和大自然搏鬥,對他們心生敬意。
成功纏上了油井,船在油井約10米外漂泊,三位勇士回歸漁民姿態,Carmine率先向大海拋出深海垂釣用的魚線,根據線上每10米換色的設計,魚餌以秒速降至15米深海。「15分鐘內無收穫,我會將餌降至30米深,若繼續食白果就轉陣地。」Carmine說深海拋釣方法因人而異,試探魚群位置是他的習慣;性格進取的Charles則愛兩線發展,既於船尾裝上俗稱「炮架」的魚竿承托器,餌直達海床位置,同時手握一竿作分散投資。三壯丁就這樣各據船邊一角,屏神靜氣地展開這場鬥意志講體力的活動,偶爾傳來討論海面情況之細語,瞬間又回復寂靜。10分鐘已過,無人有進賬,此時連接「炮架」的魚竿忽然大幅度彎曲,騷動的水面讓眾人為之一振!Charles迅速轉動魚攪,漸大的水花讓在場者無不心跳加速,一尾約手臂長的海狼咧着嚇人銳齒躍出水面。海狼上釣,Charles用鉗抽出嘴裏釣勾,Kenny接力,一手按着魚身,另一手拿起棒球棍往魚頭猛攻,血濺紅了二人上衣。「海狼是群聚的海中猛獸,能將魚活生生地咬斷,不打不成!」Kenny邊說,邊把半死的海狼拋入鹹水冰箱中,甲板再次回歸平靜。

Charles手執纒上麻繩的膠樽向油井邁進,目標是將之繞住油井樁柱橫樑,固定漁船位置。

為免食飽暈船浪,即使經驗豐富的三位玩家亦只敢小食多餐,食物以少油為主,以免過膩而引起飽滯不適。

面對變幻無常的公海,Charles與Kenny視為體驗自然偉大的珍貴機會,樂在其中。

落足本用新鮮墨魚作餌,不僅其香味,連半透明反光的魚身,亦能吸引對光影敏感的深海魚。

【4:30pm】結算魚穫 翌日上岸

三人釣了十多個小時魚,似不會累的,我則睡至清晨才睜開眼,睡得腰痠背痛。朦朧霧色中,駛來一艘大型油井物資船,呼籲我們盡快撤離,對僅釣獲十條海狼及一尾芝麻斑,Carmine慨嘆聯群結黨的海狼把其他魚趕走了:「釣魚之樂,本就包括大自然予我們不能預測的驚喜。」談到保育問題,三人見解一致,指個別垂釣,每條魚的生死都根據其是否能食用和年齡等因素受釣魚者主宰,對生態不構成威脅。「你看那紅旗,下面其實為一條估計長1,000米,集1,000個釣勾的魚線,是我們昨夜目睹漁民放下去的,這類與拖網捕魚無異的 濫殺行動正是問題核心。」Carmine指向十多米外的一粒小紅點說。那邊廂,一直未肯罷休的Charles竟迎來一尾鬼頭刀魚,"Finally!"大海總予人驚喜。
翌日4:30pm,魚船回到香港,我們再次腳踏實地。

這艘是物資船,負責運送淡水及食糧給油井員工。

是次魚穫,十條海狼、一條石斑、一條鬼頭刀魚。

嘴巴尖長的海狼,魚身可達1.8米,為一種兇狠且具侵襲性的魚類,於20至60米深海域聯群結黨出沒。

Carmine Vastola本為玩具生產公司老闆,生意於2009年倒閉後與Charles一見如故合辦釣魚團公司。他手執30磅的海狼,為是次旅程中的肥美之最。

來自英國的Charles Dunford,21年前以銀行家身份留港工作,三年前棄高薪厚職,全情投入Thai Lady Sport Fishing,舉辦短程深海釣魚團,讓港人體驗箇中樂趣。

Charles收穫之一,肥美芝麻斑是也!

Charles喜獲肥美鬼頭刀魚,身體帶閃光色彩,體長可達一米多。

Carmine推介其他垂釣水域

火石洲:

位於西貢沙塘口山以東、果洲群島以北,是甕缸群島中面積最大島嶼,現無人居住。

雞魚:

多在4月至8月出沒,俗稱黃雞仔和雞仔魚,愛吃南極蝦兼大力食餌,每月大、中潮日子最靠岸,魚群來去怱怱,潮水一過魚群即遠去。

細鱗:

多在10月至12月出沒,因鱗細小而得名。背部有三至四條棕黑橫帶,橫帶數目隨魚齡增長而增加,最後變成繁多的棕黃小斑點。

萬宜水庫:

本港最大水塘,位於西貢東及西郊野公園內。

鱸魚:

多在9月至10月出沒,好奇心大不愁不咬餌,活躍於早晨和黃昏,會浮至水面層尋找水蟲或小魚吃。

白沙灣:

位於西貢中部,三面被陸地包圍,內港東南部接牛尾海。

石狗公:

多在2月至3月出沒,是肉食性、不活躍的魚種。生活於較淺的岩礁底質水域,喜愛躲藏於石隙縫間作掩護,肉質甜美有彈性。

垂釣真的無害?

垂釣會否影響自然生態?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生態足印)杜偉倫博士指,雖然垂釣的確比去年1月已於香港水域範圍禁止進行的拖網殺傷力低,不過若不加以監管,仍然會影響生態。他以批發價達每公斤約$1,000的紅斑和已被列入極度瀕危的黃唇魚為例,兩者十多年前分別被漁民以無殺傷力的垂釣和圍網在香港海域大量捕捉,至今仍未被港府監管捕捉數量。對於品種多達150種的石斑,當中的西星斑、老鼠斑和紅斑等亦已被定為不建議食用海鮮。
至於即將進入當造期的黃鰭吞拿魚,杜博士指尚沒研究指出其正面臨絕種。不過曾有外國科學家指若以現時全球每年捕魚速度計算,估計到本世紀中葉,現存魚種便僅剩餘不美味的小魚,再無大魚。

杜偉倫

花費動輒百萬

1.
會籍:清水灣鄉村俱樂部遊艇會拒絕透露會費,但據網上資料所得,永久會籍估計為$530,000,遊艇會設300個水上泊位和陸上快艇存放區,維修船塢亦提供各種保養及維修服務,其他設施包括更衣室和加油站,所有會員可享用俱樂部一切設施。

2.
裝備:魚竿每支$1,000至 $3,000不等, 漁船插了12支可承受100至500克假餌的魚竿。膠魚絲每100米長$100,富彈性適合針對淺水魚的拖釣法。魚線每100米長$200, 不含彈性,適合針對深海魚的拋釣法。拖釣魚攪每個$3,000起,比較輕身,可同時間承受40至50公斤拉力。拋釣魚攪每個$6,000起,可同時間承受30公斤或以上拉力。

3.
更換引擎費:每對$300,000,船尾置兩部共500匹的引擎,可確保漁船快速到達目的地,每個引擎大約可支持2,500小時的行駛。

4.
鹹水冰塊每100公斤$60。

5.
船油每公升約$1,500

註:
如欲參加公海夜釣,可查詢: http://www.thailadysportfishing.com(Thai Lady Sport Fishing)

Boston Whaler 32呎漁船 $1,500,000

出海貼士

1.
出發前一天遠離酒精,早睡有助防暈船浪。暈浪丸於出海前一小時需服用。

2.
早餐必須吃,船上可分多餐進食,忌過餓和飽及吃油膩食物。

3.
暈浪時,視線可找尋遠方島嶼、雀鳥或其他船隻等,讓視野多元化。

4.
海浪變幻無常,上床休息的話,頸後需放軟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