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六四後歐盟出口禁令德法英438億軍火售中國

不理六四後歐盟出口禁令
德法英438億軍火售中國

如果解放軍明日突然打響一場戰爭,那麼對手將驚訝地發現,中國的武器庫中竟有大量來自德國、法國、英國的精良武器!外媒最新揭露,歐盟部份國家不理天安門屠殺後對中國的武器出口禁令,竟以民用的名義暗渡陳倉!

法新社調查指,從2000年到2012年間,至少價值41億歐元(約438億港幣)的軍火從歐洲各地源源不斷賣到中國。在去年出口武器給中國的國家中,除俄羅斯外,法英德三個西歐國家的出口額竟高達18%。
之所以說令人意外,是因為自六四事件後,當時的歐共體(歐盟前身)為制裁中國通過了武器禁運令,明令禁止與中國的軍事合作與武器貿易。在這25年中,哪怕中歐關係明顯改善,哪怕法英德曾多次表態放寬,但在美國的壓力以及北歐等數國的抵抗下,該出口禁令從未取消。溫家寶卸任總理前總結時,還將這看成外交工作上最大遺憾之一。

法國的空巴EC175型直升機出口到中國後,旋即被改裝為軍事用途。

以民用名義暗渡陳倉

哪曾想到禁令底下卻暗流湧動,歐盟發言人曾承認,這個禁令不涉及「軍民兩用物資」,對類似物品的出口由成員國自行監管。多個國家就以此為名,堂而皇之向大陸出口各種可直接軍用的器材。以法國為例,2012年其從中國身上賺了1.04億歐元(約11.1億港幣)的軍火錢,其中主要來自於與中方合作的EC175型直升機。《漢和防務評論》主編平可夫指出:「如果中國知道了怎麼設計EC175,那麼他們就知道怎樣去設計同等型號的武裝直升機。」解放軍最近開始裝備的Z-15便恰恰是法國直升機的變種。
零部件的出口則更為普遍。例如解放軍的江衞級與最新型的江凱級護衞艦,引擎就來自於德國的曼恩柴油機公司。更有證據證明,中方通過這些技術成功提升了國產潛艇的性能,而這些新突破給在東海與中國對峙的日本自衞隊帶來挑戰。曼恩公司回應質詢時,只稱「嚴格遵循德國的出口法規」,但就不肯詳細解釋。英國艾塞克斯大學的歐盟問題專家Emil Kirchner批評,哪怕不理人權與民主,歐洲國家出口中國武器都是短視的做法:「這些武器或許會給東亞地區帶來更大的不穩,最終會破壞歐盟的長遠利益。」
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