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田邨辦館留守抗爭

白田邨辦館留守抗爭

【本報訊】受重建影響,石硤尾白田邨多間街坊老店被房屋署勒令遷走,限期今日屆滿。有40年歷史的辦館養活三代人,與街坊建立深厚感情,最終也難逃拆遷厄運。店主表明繼續留守,也有商戶不滿賠償金額過低,亦不獲原區安置,拒絕遷出,抗爭到底。

經營40年 突重建收舖

麗生辦館在白田邨第12座經營近40年,第二代傳人陳太昨晚仍忙做街坊生意。她說辦館是家翁開辦,屬前舖後居的舊店格局。多年前丈夫放棄打工接手經營,沒料到房署約兩年前突然宣佈重建收舖,只賠償18個月租金補償及9.9萬元恩恤津貼,他們要求房署寬限兩年,或安排在白田邨街市繼續經營,但都被拒絕。
陳太憶述,每逢過節特別熱鬧,主要售賣傳檧送禮的洋酒香煙,中秋賣花燈,過年賣年貨,她坦言難捨濃厚的街坊情誼。辦館位於巴士總站旁,有巴士司機也感惋惜,「無論買飲品,借廁所都非常方便」。昨晚也有學生前來光顧,認為辦館的零食和飲品較便利店便宜,被迫結業很可惜。
白田邨第12座商戶原定本月16日遷出,目前仍有四間商戶留守。開業38年的萬春行中藥及成藥店昨仍在賣傳檧涼茶,店主許先生稱顧客不少是多年老街坊,希望房署分期清拆重建其他座數,讓老店可繼續服務居民。另一經營口福小食的余女士不滿房署賠償,要求最少增加一倍恩恤津貼,才能原區覓店重開。
多間商戶表明今日不會遷走,堅持留守到最後。房署回應指,共有33間商舖受目前清拆計劃影響,仍有七個商戶正清理存貨,並已簽署承諾書同意本月底前遷出。由於白田邨街市已列入重建規劃,不會再出租。署方已向受影響商戶發放合共相當於18個月租金的「特惠津貼」及「特殊特惠津貼」,部份合資格商戶可享免租三個月或一筆過9.9萬元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