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非洲西部爆發奪命伊波拉病毒,幾內亞疫情嚴峻,鄰國利比里亞亦已蔓延。香港紅十字會派出三名義務護士遠赴當地參與人道工作,深入利比里亞進行防疫及衞生宣傳,要防止疫情進一步在社區擴散。昨晚已出發的資深護士郭玉麗坦言,今次可能是最危險的一次任務,但希望利用港人面對沙士的經驗,助疫區人民度過難關。
記者:嚴敏慧
伊波拉病毒去年底在幾內亞出現,今年3月世衞確認疫情爆發,更從邊境蔓延至鄰近國家,至上周當地多國已錄得242宗個案、142人死亡;而本港醫護出發前往的利比里亞,亦有逾30宗病例。為防止病毒繼續蔓延,國際紅十字會正在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馬里等國家提供醫療支援。
追蹤患者培訓義工
香港派出三名資深義務護士遠赴西非,郭玉麗及梁偉賢昨晚已啟程,周慧儀周五出發,到達後會合日本傳染病專家,會開展培訓和指導當地義工,追蹤社區受感染高危人群,並會深入疫區進行教育活動,加強當地人衞生防護意識,防止疫情繼續擴散,預計逗留一個月。
現職明愛醫院紓緩病房資深護師的郭玉麗,加入紅十字會十年,曾參與汶川地震、南亞海嘯等人道救援工作,身經百戰的她,面對今次行動也有點緊張,「以前係去災區,今次都係第一次去疫區」。她指,伊波拉無預防疫苗,更無有效治療藥物,死亡率高達90%,家人擔心她受感染,出發前不斷查資料,令她越看越驚,前晚更失眠;幸經過內部簡報會,得到更充足資訊,相信做好個人防護便可。
教導處理遺體方法
伊波拉病毒在西非首次爆發,情況與香港當年面對沙士相似。沙士期間在深切治療部工作的郭玉麗相信,西非人對疫症或感驚恐,例如伊波拉感染病徵,包括發燒、肌肉痠痛及腹瀉,與普通流感差不多,當地普通流感病人或會被歧視,故她希望能做心理支援工作。她又會教導處理遺體方法,防止當地一些喪禮儀式,如觸碰死者遺體及存在的傳染風險。
本港醫護今次主要是落村工作,但郭明言若有需要前線支援,她會毫不猶豫加入。紅十字會國際及賑災部主管劉冰表示,伊波拉病毒為高度傳染性,為保護本港義工,已額外配備包括眼罩、保護衣及手套等保護裝備。本港紅十字會已就西非伊波拉病毒爆發發出緊急募捐呼籲,所有籌得善款將支援當地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