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僅多賺6.6% 四大行最少工行一哥地位褪色

首季僅多賺6.6% 四大行最少
工行一哥地位褪色

【本報訊】工行(1398)昨為國有大行首季度業績作「壓軸」,受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工行與中、建兩大內銀今年首季不良貸款同告「雙升」,工行撥備力度卻未及另外3大內銀,加上工行盈利增長未能如其他大行達雙位數,其內銀「一哥」地位漸漸褪色。
記者:董曉沂 劉美儀

全球資產值最高的工行,首季度純利按年增6.63%至733.02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幅度一如市場預期為4行中最低。值得留意的是,工行錄得22.21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支出,分析員指,主因內銀存款競爭激烈,故工行要發行結構性存款保護市佔率,會計上造成投資支出,日後存款繼續緊張或續見大額支出;工行去年相關項目錄2.35億元收入。
內銀傳統盈利能力方面,農行淨息差擴闊3點子至2.96厘,中行(3988)及建行(939)淨息差則同告收窄1點子,工行未有公佈故未能比較。資本水平方面,建行繼續領先行業,首季度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增36點子至11.11%最高,工行以10.88%排第二,季內升31點子。

撥備力度未及其他內銀

工行盈利能力較遜外,資產質素亦未見突出,該行在今年首3個月內不良貸款錄雙升,不良率較去年底升3點子至0.97%,不良貸款餘額亦升7.32%至1,005.5億元,較貸款增長4.53%更快。單計不良資產形成速度,農行表現最佳,該行不良貸款雖增,但不良率保持1.22%不變。
各大行今年首季均刻意加大撥備防範風險,以工行為例,今年首3個月貸款減值損失按年升9.96%至136.72億元,約為新增不良貸款68.61億元兩倍,但分析員指出,連同撇賬在內,工行季內新增不良貸款料為120億元,換言之,該行季內或以出售、清收及撇賬方式處置約52億元不良資產,亦即工行對不良資產的撥備,未及另外3大行般高;中行、農行及建行期內為新增不良資產撥備力度約為新增不良貸款兩倍。
工行季內貸款減值準備金,較去年底增加57.85億元至2,467.44億元,撥備覆蓋率245.39%,較去年底跌11.8百分點。
另外,工行昨同時宣佈斥3.16億美元(約24.65億港元)買入土耳其同業Tekstilbank 75.5%股份,日後會適時對剩餘股份提出強制收購要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