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去年實施零雙非政策,私家醫院收入重創,紛紛另闢財路。浸會醫院產子數目急跌80%,10年來首次出現赤字,轉型重點發展癌症診斷服務,並於今年7月加價5%至6%。仁安醫院產子個案也大減約一半,將20多張產科病床轉為外科等病床,同樣希望發展癌症服務。
記者:陳沛冰
浸會醫院行政總監陳崇一表示,2012年該院有1.2萬宗產子個案,大部份是雙非孕婦,去年急跌至只有2,300宗,較前年銳減80%,分娩個案中35%屬單非孕婦。停收雙非後令該院去年損失約2億元收入,錄得6,000萬元赤字。
陳崇一表示,該院需轉型增加收入,因應政府將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以及市民在公立醫院輪候癌症診斷時間長,該院下月就大腸癌、肺癌、乳癌及肝癌,推出「驗癌快線」服務,檢查後一個工作天可獲報告,費用由1,450至7,900元不等,希望吸納公立醫院長時間輪候病人。
將加價5%至6%
由於現時產科病床使用率只有約50%,院方把產科病床由153張減至82張,並將病房轉為其他專科及內視鏡檢查中心。為吸引更多人到該院產子,上月起提供產科優惠,「埋單」一律減3,000元,及重新裝修產房及產科病床。
陳表示,近期該院複雜手術個案增加,該院手術室經常爆滿,癌症手術最快兩至三日內進行。今年7至8月病床及醫生費會加價5%至6%,今年或可收支平衡。
至於仁安醫院方面,去年該院約有4,000宗產子個案,較前年減少約一半,暫時沒有計劃加價。該院副醫務總監梁國齡表示,已將原來約100張產科病床,減至70多張。過去多年該院投放大量資源發展急症科、兒科及外科等,暫時不需轉型,但同樣希望發展癌症服務。
病床手術室仍爆滿
寶血醫院去年只有643宗產子個案,較前年大跌80%,當中約90%是單非孕婦。有報道指該院本月起會減價5%至10%,以吸引更多病人。
養和醫院表示,零雙非政策對該院影響不大,暫沒計劃調整醫院收費。因應本港癌症病人上升,該院將加強癌症服務,提供最先進治療。
外科專科醫生朱建華表示,雖然私家醫院停收雙非,但病床及手術室仍經常爆滿,緊急手術也未必有位;他指私院主要接收癌症、心血管病、中風、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病人,估計未來私院之間競爭或會轉為癌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