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漏洞】
為改善及優化發展商賣樓而設立的一手住宅銷售條例實施一年,雖然普遍發展商跟足條例賣樓,惟發展商乘條例存在的灰色地帶及空罅,營造搶購氣氛,混亂的銷售場面仍不時出現。
唧牙膏方式銷售
儘管一手住宅銷售條例生效後,初段發展商賣樓步步為營,其後發展商陸續「拆招」,乘條例漏洞,以不同營銷手法促銷樓盤。條例沒有限定樓盤銷售方式,只強調銷售安排必須公平及公正,發展商公佈大批單位定價後,然後採取「唧牙膏」方式分批賣樓。
如新地(016)去年10月以回贈印花稅促銷尖沙嘴天璽,首批公佈181伙,惟首輪只賣60伙,待首日全數沽清後,將隨後未安排銷售單位加價,營造搶購氣氛,為下一輪銷售造勢。同系屯門瓏門II期,將抽籤方式一度外判予代理而引發市場批評欠公平,發展商隨即修改銷售安排。
陳啟宗任主席的恒隆集團(101),去年底賣大角嘴浪澄灣貨尾,因一度採取先到先得方式出售,引發排隊黨混亂失控場面,手法捱轟後,恒隆最終改抽籤方式賣樓。一手新例下不失銷售安排混亂場面外,恒地(012)與新世界(017)的元朗尚悅,也因部份單位資料在新舊樓書上出現不同,被指誤導市民之嫌,銷監局隨即審視有關文件,並考慮是否須要把個案轉介予律政司提出檢控,而恒地即時修改樓書,並叫停銷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