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北角馬寶道扎根30年的大眾粥麵,終不敵重建逼遷命運,今日正式結業。堅持「真材實料」做食物的老闆佘標,雖然希望在區內另覓地方開業,但亦難捱天價租金,現已重開無望,這類誠意小店亦買少見少。
記者:魏嘉琳 龔蕙芝
早已有「隨時執笠」心理準備的大眾粥麵店老闆佘標,上周四接到業主通知下月不再續租後,仍難掩悲慟心情,「唔好再問,唔好傷得我咁透啦,我好眼淺㗎!」他眼紅紅說「唔捨得」,淚珠幾乎奪眶而出。
招牌三寶 街坊至愛
事實上,北角馬寶道的重建消息早於十年前已傳出,多個單位陸續被收購,至前年大部份住宅已人去樓空,僅餘地舖勉強經營。租約亦由年簽改為每三個月續簽一次,至去年更要每月續簽,「今個月就諗下個月仲有冇得做。」佘老闆說。
以售賣白粥、油器和腸粉「大眾招牌三寶」而馳名的大眾粥麵,老闆佘標30年來堅持每日凌晨2時準備食材,單是白粥底就熬足三小時;腸粉米漿從不加粉,只用米磨,全部真材實料,售價卻仍然是大眾價,白粥、腸粉只售8元,油器一律7元。
除了招牌三寶,還有出名的自家製糭。可是突然「被結業」,之前已接的端午節糭定單,要趕及在日內向熟客交代,他苦笑說:「地產商做生意一定要搵最高利潤㗎啦,社會進步就會淘汰我哋啲老嘢,香港越來越少特色㗎喇!」
佘標笑言:「想為大眾整健康嘅嘢食,冇味精、冇添加劑。」因而取名「大眾」,於八十年代一擲30萬元在馬寶道開業;最風光時曾有兩個舖位,更批發油器到銅鑼灣利苑,高𥧌時有14名夥計。
然而難關不時找上門,先是1997年金融風暴,後有2002年北角邨清拆,「影響最大,冇咗好多人流,後來執咗一間舖」。之後同區又陸續有茶餐廳、連鎖食店開業,競爭激烈;但最難捱的要數2003年沙士,「嗰陣冇晒生意,糧都冇得出,睇住隔籬各行各業陸續執笠,真係心都驚」。
兩子落舖 投身家業
沙士同年佘標捱出病來,小腿靜脈曲張要施手術,一度想結業,卻因此令兩個兒子偉業和偉亮投身家業,兒子說:「開頭係為幫輕屋企,但做做吓一家人親密好多,就算幾辛苦,都係我哋成長嘅烙印。」
不止價廉物美,小店的人情味亦是連鎖食店無可媲美,「有時食嘢唔只食味道,仲係感受」。食客張先生指,連鎖店機械式的招呼冷冰冰,一入一出猶如「監犯拎飯」。撐足30年的老顧客簡伯亦盛讚大眾照顧街坊,「咁多年都冇大幅加價,第時搬去邊,我都一定會繼續幫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