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我是個百分百的批癡。
喜歡那陣陣攻陷鼻子、滿瀉的牛油香,喜歡一口咬下去那鬆鬆脆脆的口感,更喜歡留在舌尖上、口腔裏那久久不散的酥香。
但要吃好批,卻不是容易的事。因為好的批不是那種特許經營、在工廠裏以機械大量生產出來的。好的批是由搓粉到壓花,都靠一雙巧手,用經驗換來剛好的厚度、質感和味道。
香港就有個從美國來的批癡,由網上賣批,發展至擁有多個零售點,堅持從頭到尾全人手做,只因他的批,是媽媽從小給他做的美好味道和回憶,也只有一直堅持以手做,才能令人感受到他對批的執着,分享到他對批的熱情!
記者:李 莉
攝影:黃子偉
他叫R.J Asher,來自美國,從小就是吃媽媽的手做甜批長大的,來到香港卻找不到兒時習慣吃的批的味道。數年前,他索性放棄人力資源工作的高薪厚職,走去做自己喜歡的美式批,意外地打開了另一片天空。從來沒有正式學過任何糕餅課程的他,單憑對批的熱心半途出家,生意越做越好,現在就連新加坡都有人向他招手,邀請他在獅城開Tai Tai Pie Pies的分店。店名中的Tai Tai正是太太的意思,是朋友取笑R.J.跟一班太太一起做批而得來的花名,開店時就索性用來做店名。
執着用三指壓批邊
說R.J.是批狂,是最貼切不過。他的批,一開始都是跟足媽媽的家傳配方,味道要傳統;而傳統,就一定要用全手做,牛油麵粉的比例不能有錯,用料也一定要新鮮和有品質保證。所以他會用法國牛油,麵粉也是美國名牌,有些材料還特意托美國朋友買來,像是用佛羅里達州Key West青檸汁做的青檸批。至於餡料同樣要選最好的,羊肉要新西蘭的,牛則來自澳洲,煙肉用英國的,薯仔是正宗美國馬鈴薯。甚至連隔熱手套,都是找他媽媽從美國郵寄來香港,他一絲不苟的程度,連我也感受到點點壓力。
他甚至為做批的食譜以至步驟設定了規矩,員工必須要跟足,他容不下半點差錯。訪問時由主廚左朝文(Elvis)示範做批,來到壓批邊時,其中一個步驟出現了小瑕疵,R.J.就即時出手,本來帶着微笑的臉突然轉變,即時嚴肅地提醒Elvis,「他是很執着的老闆,例如壓邊他一定要用三隻手指來做,我最初也做不到他的要求。」做了四、五年甜品師傅的Elvis解釋。這些都是R.J.媽媽所訂的規則,他從小就跟隨,他認為一旦走錯了,批的味道已不相同,所以他不希望有犯規的情況。「每一個批都是個體,要做出讓人感動的味道;同一味道但有不一樣的感覺,那就只能靠雙手,才能做出獨有效果。但人總是易犯錯誤,要保持質素,自然不能不嚴謹和執着。」 R.J.認真地說。之前他所有的批,不論大中小,全都是手做,但現在一天做上500至2,000個,全人手是沒有可能的了,逼不得已下只能向現實屈服。做起量多但中小型的批時,其中一、兩個簡單的步驟最終以英國特別訂製的機械代替人手,但做大批時,卻堅持不用機器:「因為只有全手做才能吃到媽媽的味道,可以一解我的鄉愁。」
母子秘方創14款批底
R.J.為了整批,可以日日夜夜反覆地試,務求令每一種批底跟餡料成為完美配合。現在,單是批底都有14種味道,而其中一些是他媽媽的秘方。「可惜媽媽只做甜批如車厘子批、蘋果批等,所以我有很多自己研究出來的食譜。」 R.J.笑說,為了吸引不同的客源,他做甜批之外,也研製出很多鹹批,甚至甜鹹交織的特別批點,我最期待的是其中一個無花果批,「但成本太貴,沒有客人訂購,我們不會做。」Elvis指無花果是以山羊芝士、巴馬火腿包裹,配上指定的批底,吃起來有無花果的幽香清甜,又有火腿鹹香,甜鹹交錯,很是特別。可惜這天我和無花果批失之交臂,無緣吃到,期望落空了,卻是個好理由下次自己買回家品嚐。
美式批的通病是太甜,咬了一口已被單純的甜膩感擊退,很難引起不嗜甜的人一吃再吃的衝動。所以在香港賣批時,R.J一開始就決定要先減甜。「香港人是矛盾的,特別是女人,愛吃甜點卻又怕太甜,所以我減少三至五成的糖份,取而代之的是以天然的甜味來補充。例如我的招牌蘋果批,少了下糖但會用上三種不同類別的八個蘋果來做,很多人很驚喜,做出來的批怎麼沒有平時常吃到那死板的甜。而且我所有批都只落美國黃糖,絕不用砂糖的。」吃下讓R.J很自豪的蘋果批,「嘩!真的似咬着新鮮蘋果呢!」我忍不住說,因為蘋果切得大大粒,焗完仍帶着半脆,酥香的批皮讓蘋果批有非一般的味道。而最吸引的是三種蘋果所帶出的誘惑味覺層次,青蘋果的微酸、富士蘋果的甜美配上加納蘋果的清甜,每口吃出完全不一樣的質感和味道,難怪R.J.自信地說這味道是坊間難尋的。
批(Pie)
是英美常見小食,一般餡料是被餅皮包裹着,味道可以是甜也可以是鹹。
撻(Tart)
味道主要是甜的,一眼就能看見餡料,餡量不會太深,法式甜品中經常出現。
法式鹹批(Quiche)
通常裏面會放入煙肉或肉碎,再加些蔬菜及芝士,最後再混蛋跟牛油等焗製而成。
Tai Tai Pie Pies
http://www.taitaipiepi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