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縱容承建商違約 致1.5億元鑽挖機浸壞高鐵延誤 消失的防洪牆累事

港鐵縱容承建商違約 致1.5億元鑽挖機浸壞
高鐵延誤 消失的防洪牆累事

【本報訊】港鐵早前「賴天氣」,將高鐵延工原因歸咎於200年一遇的黑雨浸壞鑽挖機。但《蘋果》取得涉事一段隧道圖則,發現渠務署早於2012年去信警告港鐵,要做足措施防範雨季水浸,港鐵及承建商均無視警告,承建商沒按合約興建防洪牆阻擋雨水,結果上月底讓洪水在無遮無擋下直灌隧道沒頂,令價值1.5億港元的鑽挖機被浸壞。文件間接顯示港鐵砌詞包庇承建商的「甩漏」。
記者:盧勁業

興建防洪牆的高鐵工程合約在2010年7月獲批,但直到上周三,由承建商負責的河道治理工程仍未完成。

發生事故的高鐵823A工程項目「大江埔至謝屋村隧道」,與鄰接的823B項目「石崗列車停放處及緊急救援處」,均由前田─中國建築聯營興建。823B包括一段採用明挖回填方式興建的露天坑道。高鐵經過這條接近地面的坑道後,會連接823A隧道,在抵達錦田河前鑽進地底。

懶理渠務署來信警告

港鐵較早前向傳媒發放的新聞稿,指出雨水是經823B的露天坑道直接灌進823A隧道。但根據本報取得2013年時的另一份工程圖則,823A隧道入口處,本應建有一道臨時防洪牆,阻止雨水湧入隧道,但該牆在黑雨當日仍未建成。
有工程人員向本報指出,港鐵的南環綫、落馬洲支綫至港鐵西港島綫全部都採用鑽挖機,並非新技術。防止隧道湧入雨水是行內通識,不明承建商和港鐵為何竟然無知地犯下如此嚴重的過失。
工程書信亦揭露,渠務署早於2012年3月去信港鐵,要求對方就2012年雨季作準備,在旗下所有施工地盤採取措施防止水浸。港鐵當時將渠務署的信件直接轉寄予823A的項目總監Austen Hankinson,要求對方留意。

防洪方案去年才出爐

防洪方案最終延至2013年3月出爐,隨後整整一年都按計劃興建。有工程人員透露,港鐵監督工程師知悉此事,卻任由承建商違反合約,質疑承建商為慳錢釀成大禍,「港鐵知道防洪牆有幾重要亦冇督促承建商興建,漠視工人安全同浸壞鑽挖機嘅後果」。
港鐵早前推諉黑雨當晚停電,令抽水機無法抽走雨水導致事故,但中電拒「食死貓」,事隔兩天就澄清錦田當晚並無停電。按本報取得的823A工程合約,承建商需採取措施確保工地不會水浸,包括興建防洪牆及閘、臨時渠道、以及備有後備發電機組以及後備抽水機以防萬一。
如事故是因漏建防洪牆造成,到底應由承建商還是負責監工的港鐵承擔責任?港鐵拒絕回應,指將於下月向立法會交代。渠務署則指,事發地點為港鐵工地,該範圍內的排水事宜由港鐵及其承建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