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太古華人見習生 77歲三料碩士 研英商文化

首位太古華人見習生 
77歲三料碩士 研英商文化

【本報訊】學海無涯,正修讀第三個碩士課程的林秀誠,77歲還未畢業,已籌劃未來要到英國讀歷史博士課程。恒生銀行創辦人之一林炳炎是他長輩;他是太古集團首位華人見習生,比港英時期非官守議員鄧蓮如早三年入太古,見盡英資集團的人與事,他將以太古文化作為畢業論文「回饋」太古。
記者:倪清江

林秀誠現居於天水圍酒店,之前與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為鄰居。胡曾叫他到仁大讀歷史,笑言不收他學費,結果去年他果真入了仁大,攻讀該校與北京大學合辦的中國近代史碩士課程。他說,該課程原本收生年齡上限為65歲,經校方向北大爭取,他和另一超齡學生才得以入讀,修學需三年。

獲大班鈕魯詩親自開門

自言家底「過得去」的林秀誠,好不容易才肯透露,78年倒閉的佳藝電視老闆林秀榮和林秀峰,是他的堂兄弟,因此二人之父、恒生銀行首任主席林炳炎,也是他的叔伯。
林秀誠中學畢業後入讀港大文學院經濟及工商管理科,「嗰時港大生好有優勢,唔使申請工作」。61年經教授推薦,到太古面試做見習生,「以前請開都係番鬼佬,都喺英國嚟,唔係牛津,就係劍橋」。
見完人力資源經理,再見當時大班彭勵治(John Bremridge),過了關才見「真大班」鈕魯詩(William Knowles)。當日離開鈕魯詩大班房一幕,他至今仍然深刻,「佢幫我開埋門,但原來佢係跛,平時邊會有大班咁做」。彭勵治即81至86年的財政司,制訂了港元與美元掛鈎的聯繫滙率制度;鈕魯詩64年退休,65年出任港大校長一年。
林秀誠入了太古做見習生,鄧蓮如、立法會前議員楊孝華和現任議員石禮謙都遲他數年才加入。他在84年憤然離開太古,驚動英國太古大班,指示香港大班安排新工作給他,結果他入了公益金做董事總經理,直至94年退休。
四書、《資治通鑒》等古典,林秀誠早在中學時已看過兩次,對歷史興趣極大,因此他在古稀之齡想起讀碩士,先於2011年完成新亞研究所的史學碩士,再於2013年完成中文大學比較歷史碩士,現時攻讀第三個歷史碩士。他計劃畢業論文研究早期英商經營手法,作為給太古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