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創業不久,刀仔鋸樹有點成績,下一步想把產品做深一點。做深要人,人手不夠,要請,但請人要錢。這刻的利潤不夠請足夠人,於是找天使投資。天使說,項目有趣,當有正式付錢的客人,就有興趣投資。問題是,要有錢先請到人先開發新產品先會有客人,無投資點先有客人?
這類雞先蛋先情況,鬼佬叫Catch-22,也可叫loop死咗,反正就是好似跌落個死胡同無逃生門。創業路上,這類難題,一個又一個。例如,找投資者常見現象,甲會話有興趣,但首先要有人帶頭,就跟,乙又這樣說,丙又這樣說,於是幾個人有興趣,但人人都等人帶頭,點搞?
要善用手上本錢
又例如,你整個交易平台網站,有賣家先吸引到買家,但又要有買家先吸引到賣家,一開始,兩邊都無人,點搞?
雞先蛋先難題,大概是創辦人遇到最棘手的一類問題,也正正是創辦人最需要解決到的一類問題。這麼多人懂得寫程式,點解不見個個去自己搞Startup?這麼多人搞Startup,點解這麼少人成功?關鍵是,解決雞先蛋先情況,太難,不是知識也不是技術問題,更似是街頭生存智慧一類的問題。因為太難,所以一旦衝得過,就好着數,輪到後面的人卡住了。
要解決,起碼有兩種方向。一,是好聰明地善用手上有的本錢,減低一件事對另一件事的依賴。例如無錢開發的問題,兩個創辦人,不出糧,兩對手,點樣用先整到似層層?這關係到一個常講的貼士,就是把範圍收窄,窄到好少本錢都做到些成績。照觀察,我估,最識用本錢的人,比起一般水平的,效果可以差倍數。
二,是令有關人等偏向樂觀,甚至過份樂觀。創辦人有個優勢,就是掌握最多資訊,如果懂適度按摩資訊,可以同時令想請的人覺得會有資金,令傾緊的投資者覺得會有大客,令大客覺得會有產品出爐,然後大家都以最樂觀的眼光一齊踏出一步,再加點運氣,確實可以變成自我預言,衝出死胡同。
主場新聞博客姚崢嶸今期(75回)的奇文共賞,其中一篇來自《Wired》的,就是講矽谷兩個三十歲Startup創辦人,公司燒剩只夠出一個月糧的錢,扭緊個產品又未有但上緊新顧客之時,有驚無險最後一分鐘衝破雞先蛋先難關,找到資金續命。真人真事,好詳盡,奇文值得一賞。
宋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