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 歷史是由人民保存的 - 盧峯

蘋論:
歷史是由人民保存的 - 盧峯

支聯會籌建的全球第一個六四紀念館終於落成開幕了。開幕式沒有甚麼鋪張的場面,也沒有甚麼達官貴人來剪綵揭幕。當然了,北京當權者正在用盡各種威逼利誘手段打壓支聯會,要關掉六四紀念館,還想在政治、經濟上討好處拿着數的達官貴人們怎麼敢來呢?不過,六四紀念館根本不需要甚麼名人貴人撐場,根本不需要矚目的開幕式。它的籌建,它的落成及存在已經值得香港市民驕傲,已經值得我們為香港這片土地的堅持驕傲。往下來我們得好好守護紀念館,好好守護香港這份堅持真相,反對謊言的精神,不能讓北京當權者及它的爪牙鷹犬掩飾暴行,埋葬真相。
事情得由二十五年前的春夏之交說起。當時中國開放改革遇到瓶頸,很多環節打不通,官倒貪污情況嚴重。從中共黨內高層、知識分子以至學生都深深感到改革需要深化,需要從經改轉向政改;政府則需要更透明,更多監察,更民主。從悼念厲行改革的胡耀邦開始,北京學生、市民一次又一次走上街頭,要求對話,要求推動新聞自由,政治改革,要求讓德先生(民主)來臨。百萬人的民主運動和平有序,沒有打砸搶,始終堅持和平理性,始終要求對話。可是以鄧小平、楊尚昆、李鵬等為首的北京當權者既不欣賞學生的愛國熱情,也不耐煩學生、市民的對話要求,更把整個行動視為對中共絕對權力的挑戰。在八九年六月四日,北京當權者動員數十萬全副武裝的解放軍入城,又以坦克、裝甲車開路,血腥鎮壓天安門民主運動,造成大量平民、學生死傷。
鎮壓過後,北京當權者還要來一場白色恐怖。不住搜捕全國各地民運人士及學生領袖,不斷消滅鎮壓的證據,努力清洗相關的資料及事實,希望人民忘記中共鎮壓的暴行,希望人民忘記對民主、政改、新聞自由的渴望,希望來一場史無前例的洗腦工程,把「八九民運」、「六四」從人民的集體回憶中清洗掉。
但是,我們沒有忘記,人民不會忘記。二十五年來我們用手上的燭光點亮維園,讓北京當權者知道我們記住了八九年發生的事,讓全世界知道六四鎮壓的歷史由我們牢牢的記住,沒有片刻或忘。然而,北京當權者的「洗腦工程」變本加厲,不管學校課本到互聯網到圖書館都不放過,都在着力鏟除有關六四的資料、照片、印象,希望只剩下「六四風波」四個字,只剩下沉默與空白。要反抗北京當權者的洗腦工程,要保住這段重要的集體回憶,要記住這段爭取民主的歷史,除了每年的燭光晚會及悼念活動外,我們還需要更有系統的、有效率的保存六四相關的資料、照片、影片,我們還需要反守為攻,把事實真相向所有人包括內地人民、世界各地人民清楚展示。支聯會的「六四紀念館」發揮的正是這個作用,正是這樣的角色。
而且,敢於堅持真相,敢於講真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是香港人引以為傲的特質。我們反對國教洗孩子的腦,我們堅持言論、新聞自由,都是為了捍衞說真話的權利,都是為了保住說真話的空間。「六四真相」已成了中國大地上最大的禁忌,當權者為了掩飾真相編造出大量謊言假話,逼大眾接受,逼所有人包括我們的下一代認同,逼大家一起說謊。設立「六四紀念館」,把事實真相全面呈現出來,正正是要保住說真話的空間,正正是要表明我們對講真話的執着。不管北京當權者變得多富有多強大,都不能令我們閉嘴,都不能要我們跟着她說謊。
當然,北京當權者有的是權力財力,它的爪牙未來會向「六四紀念館」、支聯會施加巨大壓力,包括採用法律手段逼紀念館關閉。面對這樣的壓力,我們更當支持紀念館,更應守護它,更應進一步擴大它。好讓我們的下一代,好讓聽慣謊言的內地居民知道六四是甚麼一回事,好讓這段集體回憶代代相傳。
歷史是由人民來寫的,也是由人民保存的。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