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暉:聖骨崇拜 - 孟暉

孟暉:聖骨崇拜 - 孟暉

三月下旬與朋友一起到葡萄牙短遊十二天,最讓我驚訝的就是該國至今盛行的「聖骨崇拜」,數不清的聖徒遺骨被供奉在教堂之內,以便信徒可以向着它們祈禱與許願。
英語中的"relic"這個詞彙,我本不陌生,接觸歐洲宗教美術時往往會遇到,參觀涉及中世紀藝術的博物館,也經常看到各種當初用於盛放"relic"的工藝品。不過我一直把"relic"理解成「聖徒的遺物」,以為多半是聖徒生前的毛髮、指甲、衣服碎片之類,根本沒想到這個詞其實主要是指人骨,真正的人骨。然而,到達里斯本後就發現,幾乎每一座葡萄牙的教堂裏,都會有至少一兩座祭台上陳設着多位聖徒的遺骨,更確切的說,是陳設着盛有聖徒的人骨碎片的各種華美工藝品。
這些供奉聖骨的容器擁有若干固定樣式,不過都是塗金嵌寶,製作時不惜工本與心血,或以絢麗取勝,或以燦爛動人。常見的一種是一隻彩繪的手臂,手掌伸向天空,臂內留有空腔,放置一節臂骨或腿骨,正面蒙護一層透明玻璃。在里斯本的一座教堂裏,一處祭壇上由低向高擺設了七八層這種人手式聖骨盒,形成一座指天手臂林立的袖珍金字塔,視覺上相當具有衝擊力。
還有一種令人印象深刻的形式,是雕塑出聖徒或天使的立體半身像,憑藉彩繪把眉眼髮膚連同衣飾呈現得栩栩如生,同時在其前胸正中開一個圓洞,內裏放一小片碎骨,表面護以玻璃。此外也有各種不那麼驚悚的樣式,如把聖骨盒做成一個圓盒,由一圈鍍金的放射形火燄紋環拱,佇立在單足支座的頂端。
以前在法國的博物館裏也屢屢看到聖骨盒,但一般都是把其中供奉的遺骨移走,單純把盒子本身當作藝術品來展示。可是,在葡萄牙,教堂附屬的宗教博物館裏,手臂式或半身像式或其他樣式的聖骨盒仍然保貯着小片人骨,矗立在一個又一個展櫃裏,面對着遊人,這可真是我從來沒有過的體驗。尤其是在科英布拉的宗教博物館,展櫃裏的聖骨匣數量之多,簡直讓我和同行閨友不知所措。
我們最自然的困惑就是,怎麼能有這麼多的聖徒遺骨?只能說在葡萄牙聖徒非常之多,很多生前品行高潔的主教、修女甚至貴族、貴婦身後都成為了聖徒。讓我倆可說震驚的是,這裏不僅流行供奉聖徒的碎骨,更流行把聖徒的整具遺骨直接供奉在教堂裏!不止一次,進入教堂漫步觀賞,拿着相機東拍西拍,忽然就看到一具玻璃罩式的透明棺盒安置在一座祭台的正前,裏面是一具經過髹漆之類處理的完整遺骨,身上久經歲月的服裝已經黯淡,漆殼的破碎處可以清楚看到其內的骨骸。
在號稱葡萄牙宗教之都的布拉加,我們由導遊帶入一處小教堂內,但見當中安置着一具石棺。導遊說葡萄牙語,我只勉強聽懂,棺內安息着歷史上很重要的一位大主教,對本城建設有重要功績,此棺原本放在小教堂的深處,後來才被挪到光線更清楚的地方,以便人們觀瞻…聽到這裏,我才注意到,石棺的頂面是一層毛玻璃形成的半透明罩,隱隱可見其下穿着法衣的人形。敢情這位大主教的遺體一直被特意暴露在天光之下!導遊還指着遺骨的當胸處,說有個甚麼細節很珍貴,反正我和閨友都沒有勇氣湊上前去察看。
隨後,我們又發現,一位上世紀五十年代去世的修女因為德行高尚也受到聖徒式的崇敬,其棺木一樣被陳列在布拉加大教堂的側廊裏。就在我和閨友忍不住嘀咕議論的時候,一位體面的葡萄牙中年女性走過來,向香火櫃裏扔了點錢,然後便對着修女的棺木低聲祈禱,平靜而虔誠,搞的我倆倒覺得自己怪無禮的,趕緊拿起腳走了。
在我印象中,基督教的教義本該禁止崇拜上帝之外的任何其他偶像。真沒想到,在葡萄牙,崇拜聖徒的遺骨居然是信仰中的主流。因為不了解宗教,也對葡萄牙缺乏基本的認識,所以不敢對這樣的信仰形式妄加評議,只能說,像我這樣深受中國傳統「入土為安」觀念影響的人,突然面對一種與自己的習慣完全相悖的現象,那是相當的不能適應。另外,在我所到過的其他歐洲國家如法、德、意甚至西班牙,類似的聖骨崇拜雖然也曾經是普遍現象,但似乎都遠不像葡萄牙這樣誇張。因此,就我而言,這是一次完全新鮮的體驗,似乎,對於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增進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