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一手新例實施一周年,二手樓殘足一年。發展商貼近二手樓價賣,市民比較下認為一手抵買,同樣價錢心理上當然買一手樓好,那麼市民便容易中了買樓陷阱。
今日低價、明日高價。自從樓市從去年高峯下滑後,近兩年高溢價購入新樓的業主即時面對資產減值之痛,不少小業主同老樓呻,過去曾被內地人搶高的樓盤,一旦高位離場即時變成犧牲品,他們買得輕鬆、賤賣無心魔,卻苦了同樣以高溢價入貨的無辜用家。如上水天巒、尖沙嘴天璽、黃大仙現崇山和粉嶺歌賦嶺等高位貨,大豪客劈價賤賣,低市價一成以上走貨,其他準買家自然踩多兩腳,同樣希望以低水買入物業。
用最平單位作掩眼法
現時二手市場因業主願意落價,成交回升,但並未至全城減價;而地產代理落井下石,不斷唱淡樓市,造成低溫效應,要賣樓來當作換樓之用的真正用家,無端加重換樓成本,要拿出多點本錢做首期和後備資金,故對二手流轉沒有太大幫助,更打擊了二手復活機會。況且在目前一手條例下,發展商多以掩眼法,仍以最平單位作為宣傳工具,𠱁水魚入局,但一手銷監局卻無視發展商邊賣邊加價,有違立法理念和原則,令發展商有機可乘,因此二手回暖只是短期假象,一手利用表面興旺氣氛加速賣樓套現。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