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史上奪得最多金牌的美國泳將費斯,最近在美國格蘭披治泳賽「復出」,這位曾經雄霸泳壇的天才泳手,在倫奧後宣佈退出泳壇。大部份運動員因不再年輕,選擇在最光輝的時候退下來;費斯在倫奧的表現,無疑沒有在京奧那般輝煌,但早在倫奧前,他已預告自己退役。
退役後的兩年,費斯花了不少時間打高球、旅行、與家人相聚,當然也少不了代言及商業活動;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在追回從小就得進行游泳訓練而犧牲的東西。兩年過後,費斯宣佈復出,是為了甚麼呢?很多人會覺得費斯是游泳奇才,不游泳實在可惜,而且一復出就勇奪銀牌,回歸看似理所當然。另一泳壇傳奇人物、澳洲的科比也曾在去年復出;可惜沒有再起風雲,亦已消失於泳壇。
退役,要放下一個曾「日練夜練」的運動,需要很大的勇氣;復出,要再次投入訓練,接受輸贏競爭,需要更大的勇氣。畢竟你曾站在最高,人們會對你的歸來有期望,更會有人想將你看作笑話;希望費斯的復出是傳奇再現,而非曇花一現。
余翠怡
倫敦殘奧金牌+電台體育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