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湧入倫敦樓市,不只搶高了樓價,同時也觸發高樓建造潮,未來幾年高樓數目倍增,改變倫敦一向以矮樓為主的城市面貌。
改變矮樓為主城市面貌
倫敦樓宇向來大部份都只有幾層高,超過20層已算高樓。獨立智庫「新倫敦建築」(NLA)早前發表報告,指倫敦目前約有220座20層以上的高樓,但現時計劃興建、已獲審批或動工中的高樓,有236座之多。
倫敦現有高樓多數在1960和70年代興建,公屋和商業樓宇都有,NLA報告指新一波高樓超過八成都是住宅大樓或有住宅單位的綜合大樓,其中不少優先安排給外國投資者認購。
NLA主席默里表示,倫敦樓市受人口增長、高地價和外資湧入等因素夾擊,加上倫敦市地區當局都歡迎高密度發展帶來的額外稅收,促使倫敦樓宇向高發展。
NLA調查雖顯示46%倫敦市民認為高樓令倫敦更美麗,但不少學界、政界和藝術家人士,都擔心猛起高樓會破壞原來面貌。默里指現時起高樓是由地區當局逐個項目審批,容易搞到一團糟,他建議成立委員會作整體考慮和審批。
新華社/英國《衞報》/美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