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日報》海外版連續兩日就人民幣滙價發表評論文章。該報昨日批評美國要求人民幣只升不跌,是強盜行為,並引述市場人士預測,指人民幣短期內仍有貶值空間,但年內整體走勢仍會向上。文章指出,美國向中國施壓是為了美國的經濟利益,對中國的經濟造成更大不利。
人民幣兌美元滙率自2月以來一改升勢,出現貶值,引發美國財政部官員發出警告,又在美國撰寫的半年度滙率報告中,指摘人民幣升值幅度不夠。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貶值約3.1%,已蒸發掉去年3%的升幅。對此,國家外滙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分析,今年內地經濟增長穩中趨緩,外貿進出口比較低迷,還有一些信用違約事件開始暴露,外部亦有美國聯儲局量化寬鬆政策加速退市等因素所致。
對中國經濟不利
文章指,從2005年滙改開始直至到2013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的滙率中間價累計升值36%。即使在2008年其他國家貨幣兌美元大幅貶值時,人民幣依然升值;期間中國經濟承受了諸多損失,包括外貿企業出口競爭力受挫、大量套利熱錢湧入等。反觀美國則獲益良多,如中國對美國出口減少,降低美國企業的外部壓力,同時中國對美國商品進口亦增加。
今天人民幣兌美元雖出現貶值,但文章認為,與主要儲備貨幣和新興經濟體貨幣相比,人民幣滙率波動很小,惟美國仍表示不滿。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人民幣滙率彈性將進一步增強,雙向波動將成常態;短期內人民幣仍有一定貶值空間,但年內整體仍會上升。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預計,人民幣會在雙向波動中略微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