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提委會是控制香港的安全閥 內地護法威脅港人 23條未立法就無普選

指提委會是控制香港的安全閥 
內地護法威脅港人 23條未立法就無普選

【本報訊】內地「護法」清華大學法律學院學者林來梵昨出席一個《基本法》研討會時稱,香港在未完成23條立法前普選特首,提名委員會有如控制社會風險的「安全閥」,防止外國政治思想及勢力滲透。內地學者將23條立法與普選掛鈎,立法會議員斥林來梵言論顯示中央始終要透過23條立法,操控港人政治思想歸順,「佢講到無23條立法就無普選,擺明係想威脅香港人」。
記者:譚靜雯 馬志剛

清華大學法律學院學者林來梵昨在《基本法》研討會上表示,香港回歸後,國家認同感較脆弱,又未有就《基本法》23條立法,致香港容易成為各國政治思想和勢力滲透的地方,進行民主選舉有風險。他又稱,起草《基本法》時就行政長官普選設立提名委員會,可以理解為一種控制社會風險的「安全閥」,避免立場偏激的政客當選。另他指選舉有對抗性競爭,容易導致社會分裂,候選人參選時可能會開空頭支票,如增加福利開支。
林又指,外國選舉制度雖然有政黨及公民提名,但其實被大政黨操縱,實質為小圈子有篩選的選舉,即使由公民提名產生的候選人,在選舉中的成功率亦很低。出席研討會的港區人大代表廖長江也指,提委會可以排走極端福利及資本主義者。

程翔:更加激起兩地矛盾

清華大學港澳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李浩然則提到,政黨選舉為爭取選票會越走越極端,如民進黨以台獨為目標,香港應引以為鑑。不過他說泛民也有愛國愛港人士,不用一刀切泛民必不可成為特首候選人。
另亞太法律協會昨舉辨「香港應否及如何設立國家安全法(基本法23條)」座談會,資深傳媒人程翔指,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饒戈平早前稱,內地學者曾研究在港試行國家安全法,明顯與2017年普選有關,「中央係想將兩者掛鈎,即係無23條立法,唔可能有普選。」他稱若用23條立法交換普選,只會更加激起兩地矛盾。
力撐反佔中組織「幫港出聲」的經濟學者雷鼎鳴承認,當年自己對23條立法都有疑慮及保留,但若立法是憲制需要,應提早解決不明朗因素。
公民黨法律界議員郭榮鏗批評,林來梵言論反映中央有意透過23條立法,令港人政治思想歸順,認為林的說法只會令港人對23條立法更反感。郭又指,林來梵將23條立法與普選掛鈎是扭曲《基本法》,因《基本法》一直未有就23條立法設時限,「佢講到無23條立法就無普選,擺明係想威脅香港人」。

程翔指中央如企圖用23條立法交換普選,會激起兩地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