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將至,不論於街上、橋上或店舖外,大家或者會遇到很多自稱減肥教練的專家向你甜言蜜語,兜售服務,例如︰「小姐,你骨架好靚喎,係有少少baby fat。我哋有好多啱你嘅計劃,入嚟我搵專家同你傾吓,仲有獎品送。」「先生,你輪廓好深好型呀,如果你減少少肥,型過陳豪!我哋嘅減肥計劃好抵㗎,入嚟飲杯野,坐低傾吓!」。時下銷售伎倆層出不窮,如不想白白破財,應先認清自己是否真的肥胖。
了解自己肥胖與否,最簡單方法就是利用標準體重指標(BMI)。BMI是將自己體重除以高度的二次方(kg÷m2),如結果高於22.9,會評為過重;若達25以上,則屬中度肥胖了。此外,大家亦可以腰圍評估患上中央肥胖的風險,界定中央肥胖的男女腰圍標準分別為90及80厘米。最後,大家可計算自己的腰臀比例。將腰圍除以臀圍,男性的結果若達1或以上、女性的結果達0.85或以上,則顯示他們因肥胖帶來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信證據不要信感受
由此可見,肥胖與否是有證據可反映出來的,大家不要盡信一些主觀的感受或批評。這樣不但會對心理造成困擾,同時,在這些時候亦往往最易落入消費陷阱,或用上一些極端而不安全的減肥方法,釀成生命危險。再者,即使過重又如何,最重要是願意面對和決心利用最持之有效的方法──飲食調控和運動以消減多餘脂肪。不過,要保持運動的習慣絕不能墨守成規,一定要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運動,不時改變運動模式,這才會有好效果。總結筆者10多年教練經驗:減肥成敗取決於恒心,能否保持恒心則取決於運動方式的多變。
隔周五刊出
撰文:聖雅各福群會永嘉諾健體中心經理陳國雄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