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患者、過氣焦慮症患者,多多少少也曾做過這樣的自我審查:我現在好像很焦慮是嗎?連呼吸也要很用力,心跳再快一倍也不嫌快,分明是身體告訴我,我很焦慮。但是,天地良心,這有什麼好緊張?只不過是一堆口信沒回人家,也只不過是無關緊要的口信,回了不就完了?不回會很沒禮貌?沒禮貌就沒禮貌好了,其實只有自己才把這個當一回事。你又不是安倍晉三,很緊張能不能讓奧巴馬多留一天,又不是奧巴馬,只到訪一天會不會沒禮貌。
明知道深呼吸一口氣不夠,兩三四五次深呼吸,就會稍微放鬆,偏偏又知道再深的呼吸過後,氣喘心跳又會再度來襲,所以就索性攤下來,什麼都不做算了。回人家的信?你明知道如果能咬緊牙關豁出去,直接打電話跟那人聊聊天,心忽然就一下子從無緣無故焦慮,變成莫名其妙地從容,話一說開了,談笑風生得沒人相信有焦慮過。
對,只有明白人過來人才不至於大驚小怪,許多焦慮症患者會緊張到不行的原因,簡直瑣碎到不成體統。手機叮的一聲響,就嚇得不敢看是什麼事?看看不就知道了?看看不就分得出值得焦慮與無辜地緊張一場,就不那麼緊張了?犯得着要顫抖着去拿手機,然後睜不開兩眼看命運光臨嗎?
對,世間許多事,抬抬手就過去了,真的過不去,又有何大不了,大不了躲床上當避世,最後天大事情都會不了了之。懼怕恐懼、憂慮着會焦慮,纔會更怕更慮。焦慮症患者可能比沒事人明白這道理,因為都身經百戰了;可惜,也正因為明白,連這都做不到,身心都不由己,自覺無能又內疚,於是更加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