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會服務 食材用「港嘢」

到會服務 食材用「港嘢」

【本報訊】這天餐單上,有塱原珍珠糙米飯團、八鄉雜菜沙律,菜式雖簡,卻格外親切新鮮。推廣本土產品的團體「港嘢」,是「唔幫襯大地產商」的龐一鳴夥拍戰友的新搞作,起步先聚焦本地農產品,推出到會服務,一律用本地食材。「香港人以為自己有很多選擇,但其實佢哋根本唔識揀!」

下一波推「隔籬飯香」系列

港嘢成員林杰欣笑道。港人的肚皮早被寵壞,一年四季食物從各地「飛」來,早不知道何謂不時不食,「係田邊即摘即食,都唔止碳排放少啲,係真係好好食!」港嘢為顧客帶來飯團,米是長春社在塱原復耕項目下重新種植的,紫菜來自台灣,在香港加工。沙律菜來自本地歐羅有機農場,配山西永續農場的手工醋。冷泡茶用香港永和蜜糖、組員自家種的薄荷葉。他們盡可能發掘香港食材,缺的就購公平貿易產品。
很多人提本地食材只想到「貴」,但港嘢成員不認同,「第一樣就問買嘢個價錢,經濟只係停留係嗰度。但支持嗰樣嘢嘅背後,其實仲有祝福緊成個大地,一個健康啲嘅運作啦,真係想做農夫嘅人有機會去做農夫啦,畀香港社會有呢個選擇。」林杰欣補充。港嘢夥伴、關懷全球在地創辦人兼執行總監蘇文英亦指,港人越來越注重公平貿易,但公平貿易做得最差的,反而是東南亞,「如果對本地都冇認識,又點講公平貿易?」他們打算收集「隔籬鄰舍」食譜,推出「隔籬飯香」系列,讓香港特色食譜可以開心分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