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行前計一計,頭尾九天台北遊,主要節目是七場中國京劇院的演出,白天空檔應該很多,於是未雨綢繆,搜集各方面吃喝玩樂資料,為自己的幸福作好種種安排。結果發現,天天早上起來寫篇六百字專欄,已到午飯時間,匆匆和舊相識見個面,就必須搭捷運往中山紀念堂,散場後如果趕得及十點半去到永康街度小月,肚皮才算有着落,否則只好幫襯住所附近的便利店,以可口的飯糰和古早口味豆腐花當晚餐。不但計劃中的北投文物館泡湯了,行義路泡湯也泡湯了,連近年必吃的大隱也去不成,臨走的一天才狠狠逼自己在小隱吃了頓午飯,A君推薦的茶B君介紹的蛋糕,統統緣慳一面,九份仍然是個銀幕上的山城,華光商場三樓去倒去了,可惜徒勞無功,「張媽媽趙老師」這暗號沒有芝麻開門效應,海老蔵領銜主演的日劇《武蔵》不能順利成為囊中物。
不過心靈上和肉體上都實在肚滿腸肥,絲毫不感到欠缺,于魁智李勝素精彩萬分不在話下,加插的小巨蛋天后演唱會也好看得不得了,舌尖的待遇更是豐富,處處都是意外之喜。本來約了尉老師光顧四哥的店,到了動物園站才知道星期一沒開,他建議先喝茶後吃飯,一聽我活到幾十歲從來不曾踏進紫藤廬,馬上帶鄉下佬開眼界。你一定奇怪,全球文藝老中青趨之若鶩的聖地,怎麼我會沒去過──實不相瞞,中國不是我的一杯茶,向來只懂欣賞鬼佬的大吉嶺伯爵,味蕾分不清龍井和鐵觀音,所以沒有刻意附庸這壇風雅。一見建築物,我就融化了:那麼漂亮的木板地,那麼漂亮的光線,牆上還有奚淞兩幅畫,茶沒喝已經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