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有關所謂政改諮詢問題,浪費咗香港大量人力、物力、時間精神,記得去年年中,有某大機構負責人問左丁山:「2017年普選,要有一個政改方案,我地係大機構,有冇需要研究對策?」左丁山當時大概係咁回答:「無謂浪費時間嘞,特區政府一定係要緊跟基本法第45條,拒絕任何其他民主派提出嘅方法,『提名委員會』在北京眼中,絕不可侵犯,不能讓步,故此有甚麼政改諮詢,都只係做一場大戲,貴機構不必花時間研究政改方案,做定『佔中』應變方案可也,呢啲contingency plan不可不做,否則管理層會俾董事會怪責。」
假如政府、西環與泛民能夠達成妥協,2017年特首候選人能有建制派以外一位人物嘅話,政改方案在立法會以三分二票數通過嘅可能性相當高,但北京堅持基本法第45條,提名委員會大晒,仲傳出消息話入閘競選可能要得到過半數提名,如果屬實,2017年大概只會有一個人可以入閘,係唔係梁振英玩晒呀?當選都殊不光彩啫。(按:民建聯在四月二十二日真係如是建議。)
左丁山最唔鍾意假道學,假惺惺,既然未諮詢已有一錘定音咯,林鄭、袁國強、譚志源做乜鬼還要扮諮詢騙人?坦坦白白話:「冇得傾,北京說了算。」大家還落得耳根清淨,駛乜搵甚麼內地法律權威(其實在國際上毫無學術地位)來港說三道四,又搵本地資深大律師(如莫樹聯)出口術吖,佢寫「香港家書」竟然話「提名委員會這制度的目的就是保障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莫樹聯係大律師,唔係經濟師,講到「提名委員會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真係笑死人唔使本,世界上民主選舉國家,全部實行資本主義,選舉程序或有不同,但呢啲國家何來有一個總統/總理提名委員會來保障資本主義發展?香港目前嘅政治制度,最保障「嫡系建制派」,如民建聯、工聯會,向資本家攞水,唔係保障資本主義。民建聯一個籌款晚會可以籌得6838萬,張曉明書法可以賣得1380萬,國寶級學術大師饒宗頤同樣寫四隻字只賣得200萬,就令人明白乜嘢叫做西瓜靠大邊啦,民主黨拍賣黃永玉畫作得30萬,都要俾人指為假貨,要回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