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迪早前回內地公幹,相約一百貨公司管理層吹水兼晚飯。在辦公室接待處等候時,發現在櫃枱的前後,堆滿了十幾廿個、大小不一的紙皮箱。一問之下,才知這些全部都是公司職員網購寄來的商品。有零食、化妝品、衣服,甚至連水果,連長腳蟹都有一隻。
Office樓下已經係百貨公司,照計每日放工要買嘢都好容易,但網上購物選擇多、價錢抵,儘管要冒一些可能會貨不對辦嘅風險,內地消費者仲係好buy。連百貨公司自己嘅職員都情願幫襯網購,你話影響點會唔大?
聞說近日內地網購已發展出「專門化」的趨勢,例如有專賣化妝品的「樂蜂網」,背後大股東是美國Walmart的網上超市「一號店」,在上海甚至連賣葡萄都有專門的網站「馬陸網」,由上海郊外的葡萄園直接送到府上。當地的朋友說,她想買即沖咖啡,早上在「一號店」落單,下晝就已經送到office。其他類型商品,大部份翌日都可以送到貨,真係唔使出街。
成日話內地網購潛力有幾大,咁到底香港有冇得做呢?有本港零售企業主管就同海迪講,過去一年佢哋有認真研究過搞網上微型超市,但最後發現,平均每運送一次貨物的人力成本,至少要40、50蚊,如要大搞,只怕以香港咁細嘅市場,好難維皮。
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