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就菲律賓人質事件與菲方角力三年八個月,鄰近的台灣亦有類似遭遇,但只需三個月就收服菲方,解決台灣漁民被菲警無理槍殺。學者指出,這反映台灣馬英九政府的處理技巧比梁振英政府高班。
去年5月台灣漁船在作業時,遭菲國艦艇開槍掃射,65歲漁民洪石成中槍身亡,但菲方拒絕道歉,馬英九政府在不足一個星期宣佈向菲方實施11項經濟制裁,菲方即轉軚,向死者家屬道歉兼賠償約260萬港元,事件經三個月獲解決。
梁振英被指反應慢
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指出,馬英九與梁振英同被指管治能力不足,民望長期低迷,但馬英九在與菲律賓政府角力,為國民爭取公義上反應迅速及積極;相反,梁振英就後知後覺及反應慢,「(梁振英)除咗開記者會(反應)快之外,馬英九喺處理事件上比梁振英高班」。
提及中央政府在菲人質事件的角色及作用,陳指出,中央政府是促成今次港菲達成共識的幕後推手,「近大半年中央見港人對呢件事唔肯罷休,為配合民情,就加強向菲律賓施壓,菲律賓唔睇僧面都睇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