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建聯昨日提出高門檻篩選普選特首方案,建議提名委員會組成基本沿用小圈子選舉委員會四大界別,選民基礎相若,只增加中小企、輔助專業等界別,更甚者是參選人必須獲過半提委支持方可「出閘」成為候選人。有學者表示,此「全票半數制」方案與工聯會的政改方案建議相近,反映北京強硬派人士態度,意在篩走泛民特首候選人。
現行選委會僅24萬選民,一直被批評是小圈子選舉,民建聯倡議2017年特首選舉沿用選委會四大界別,保留公司票及團體票,僅建議增加輔助專業、婦女及青年、中小企等界別,及將區議員委員人數增加,令提委人數介乎1,200至1,600。
出閘須過半提委支持
民建聯明言反對公民或政黨提名,有意「入閘」者雖然只須獲不少於十分一、不多於八分一提委支持便可成為準候選人,但卻在「出閘」時設下關卡,每名提委可選一至四人,且必須獲過半有效提委支持才可成為真正候選人,候選人數限於二至四名。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稱,建議是要體現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程序及提委會集體意志;但《基本法》實際上未有提及提名要少數服從多數及體現集體意志。
至於2016年立法會選舉,民建聯建議不作改動,認為要待2017年落實普選特首後討論2020普選立法會。
反映強硬派人士思維
若以上屆泛民主派在選委會擁有約六分一議席為例,在民建聯建議方案,根本無法提名候選人出閘;而要獲提委過半支持方可出閘這一點,就連不少建制派如新民黨葉劉淑儀也曾指門檻過高。
譚耀宗堅稱,要求候選人獲提委會過半數支持出閘是該黨進行兩次民調後收集的市民意見,反指若有議員堅持或不符合《基本法》的方案,「(政改)過唔到嘅機會高」,又指這些議員屆時要自行承擔責任,向公眾解釋為何沒有普選。
翻查資料可見,工聯會也支持特首參選人必須獲提名委員會過半數支持才可出閘。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兩大愛國愛港政黨一脈相承地提出「全票過半數」的高門檻篩選方案,反映中央強硬派人士的思維,目的是要全面封殺民主派參選。
但蔡子強認為,「呢個方案係咪就係北京嘅開價呢?咁就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