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政府的方案,跨性別人士要成婚,只有永久絕育一途。平機會主席周一嶽強調,讓拒絕高危手術者得到婚權,並非推動同性婚姻,社會人士不應混淆。他亦不同意此安排會導致「露體」及「偷窺」罪案湧現,「入洗手間唔係人人都去睇吓其他人性器官,個個去廁所都係解決自己嘅問題㗎啦。」
應研Gender X可能性
周一嶽接受本報專訪時說:「跨性別人士有一定比例唔想接受手術,專家話大約有六至七成,如果呢個權利(婚權)只可以畀到30到40%做晒手術嘅人,其他人冇呢個權利,係冇意思。」政府把接受整項性別重置手術的要求寫進法例中,等同要求跨性別人士絕育,違反國際人權標準,「用聯合國人權嘅眼光嚟睇,係太過壓迫性、侮辱性,好多國家都漸漸唔容許硬性規定做手術」。
周一嶽指,當局的建議只符合了終院的其中一項要求,讓與W小姐有相同情況的人士有權結婚,但法院提到處理性別認同的程序和性別承認法的具體安排,仍有待律政司領導的小組研究,「至少兩、三年之後先有性別承認法,呢段時間容易被人(法律上)挑戰」。
他舉例,在外國轉換性別身份的人士,未必完成了所有手術,來港後使用醫療、銀行服務等,均可能遇到問題,若當局不容許他們以證件上的性別結婚,可能引發訴訟,「而且咁樣做亦都畀人一個錯覺,以為政府對於性別承認法已經有一個判斷」。
本身是骨科醫生的周一嶽,多年前曾主管公立醫院性別認同障礙人士小組。他指,跨性別人士對於身體的要求程度不同,「有啲人可能化咗妝、髮型改變已經得,有啲人更有決心,用荷爾蒙或者手術割除性器官……有個所謂光譜,我哋尊重每個人嘅選擇」。他指性別重置手術有一定風險,「唔係100%成功,可能會有併發症」。當局亦應一併研究Gender X(第三性)的可能性,令不肯定自己情況的人士有出路。
有意見指不加入手術要求會令社會混亂,他並不同意,「入洗手間唔係人人都去睇吓其他人性器官,個個去廁所都係解決自己嘅問題,唔需要咁恐慌」。真正的跨性別人士擔心身份曝光,絕不會刻意展露原生的性器官。
周一嶽相信透過改善公共設施,如提供獨立廁格或中性洗手間等,既保障私隱,亦可方便所有人。
平機會至今接7歧視投訴
他不認為當局今次處理婚姻條例的目的是討論同性婚姻,「法庭講緊嘅係改變為其認同嘅性別身份,即係其實都係男女婚姻,話會引致同性婚姻嘅講法唔正確」。
他尊重宗教人士的看法,「我知天主教會係認為唔應該做變性手術,出世嗰個性別就係你嗰個性別,你做咗性別認同後(轉性別),結婚就會變咗同性婚姻」。但這概念,在法律和醫學上均不正確,
平機會創立至今,共接到七名跨性別人士就歧視情況作投訴,但目前的反歧視條例不包括婚姻。周一嶽認為現時以殘疾歧視條例來處理跨性別人士個案並不理想,一條全新,包含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士的歧視條例將更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