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法牌細節 顯赫傳承

Big Spender:法牌細節 顯赫傳承

法國時裝舉世知名,輸出的美學與經典,教世人趨之若鶩。Christian Dior、Coco Chanel、Yves Saint Laurent位位都是時裝大師,他們的原創性及高質素,即使人走了,影響力至今仍在。秉承着工藝細節、堅持原創性、追求出品質素,這一切……教你不只懂得在香榭麗舍大道或廣東道搜羅真品,也知道何謂法式品牌的真諦。

記者:雷福財

部份圖片由相關品牌提供

Chanel蘇格蘭針織 時裝大解放

香奈兒魅力風靡老中青女士,不論是1955年開始的經典2.55 Chain Bag或是近季的BOY Chanel手袋,也能列入女士們的dream bags名單。上世紀20年代起,Coco Chanel的時裝哲學主張運用簡單線條,不喜歡過多裝飾,尤其看不起那些穿上束帶、使臀部腿部以致身體各處也受服裝所限的女士。Coco Chanel愛打破常規,將自己變得與眾不同。她生前愛穿毛衣及開襟式外套,這也令Chanel更講究其針織品的用料及來源,其後接任品牌的老佛爺Karl Lagerfeld也表示,針織衣很容易穿着,甚麼都能搭配。如此一來,它的秘密及命脈便落在針織廠之上。

蒙古喀什米爾(Kashmir)羊生長在寒冷地區,其羊絨又稱為Cashmere或「軟黃金」。

1903年Walter Barrie及Robert Kersel合夥創立Barrie針織廠。這座落於蘇格蘭哈維克(Hawick)小鎮的廠房是當地知名廠房之一(過往也曾為Hermès生產服飾),於上世紀二十年代曾開發開襟式外套及毛衣,與Coco Chanel攜手帶起一股針織風。Barrie也成為了Chanel在過去25年指定合作的針織工作坊,2012年更直接被收歸旗下。Barrie堅持選用蒙古山羊腹部的毛,剪毛後,經過纖長潔白及由蘇格蘭羊毛專家染製和紡織成線,才把毛線送到Barrie針織廠進行編織。每件成衣製成前也須經過多達40個步驟,再由工匠人手剪裁和縫製才能完成。

Chanel迷Faye Tsui讚羊毛軟熟

城中著名Stylist Faye Tsui,從用家角度品評Chanel針織物,認為其承繼了經典及品質傳統。「以家中三件knit top為例,不論是手工或用料均甚講究,採用蒙古羊腹部的羊毛,質感較其他大牌子軟熟。而且配色鮮艷,富pop-art元素,望落更為突出。」

選用以10cm長的白色喀什米爾羊絨纖維,浸染後紡成一卷卷精細及不同顏色的紗線。其設計草圖完成後會交往位於蘇格蘭哈維克(Hawick)小鎮的Barrie針織坊紡織製作。

2013早春系列

2014早秋系列

Chanel針織成衣製作

首先,用特殊機器織出口袋與緄邊,然後放在細密排列、由織針組成的金屬條上,此步驟為「繞紗」。

將金屬條置於編織機上,單獨完成前幅、後幅、兩隻衣袖的4個織片。

把前、後幅及口袋拼接後車上衣袖,再以清水漂洗,以去除羊絨的油質表層。通過蒸氣整燙,讓毛衣回復平整的形狀與比例。

裁剪領口、袖口以及開襟緄邊的位置。以人手完成最後的縫製步驟,再用測量工具確定扣眼位置,標上記號製作扣眼。

用熱板將衣服燙至平整。

仔細的品質檢查(Q.C)後,便會縫上香奈兒的紐扣及標籤。

檢查毛衣及細節比例,通過後便可出品。

Hermès馬鞍針步 巧製Birkin

以馬具及各式皮革起家的Hermès,應該不會想像到177年後品牌推出的手袋Birkin及Kelly bag,持續成為世界各地名緩淑女的心頭好。其創辦人Thierry Hermès起初是以馬具產品創業,其後隨着汽車的普遍,也逐漸將產品及其手做工藝轉移至手袋、服飾、絲巾、旅行箱及傢俬之上,皮革的種類遍及水牛皮、小牛皮、羊皮、鱷魚皮、box calfskin、swift calfskin等。
當中最享負盛名的絕技是馬鞍針步(saddle stitch),此百多年前的人手穿針法是用兩支鈍針在左右兩邊同時縫合皮革,好處是即使其中一線車線時斷開,亦能將兩幅皮革緊緊貼着,同時令針線的堅韌度大大提高。每條車線也用上法國linen mouliné ,事前須先做上一層蜜蠟,作用是防水及加強穩固度、耐用性。針線數量視乎產品大小及皮革類型,通常每吋內可縫5至14針。完成車線步驟後,工匠會以槌子輕輕將線打入,防止外露。最後用沙紙磨平、染色、封蠟及磨光皮革,這繁複的人手工藝,便是各類Birkin及Kelly手袋的基本做法。不論是馬鞍或手袋,每名工匠不以分工來做,而是一手一腳由零做到完成為止。時至今天,Hermès仍在巴黎總店Faubourg Saint-Honoré 內保留着馬鞍工作室,以將這份法式手藝傳承下去。難怪向來無寶不落的LVMH(Louis Vuitton Moët Hennessy),多年來也想全面收購這門家族生意。

Hermès Birkin手袋(未定價)

Hermès馬鞍(未定價)

Hermès馬鞍製作

工匠先以針梳做出車線位的印記,每個位置距離必須相等。

其後以針刺破有印記的皮革,以備開始車線。

以由右到左的穿法縫製,工匠須留意每針的距離是否一致。

連接每塊皮革後,重複以上步驟直至完成。

Chaumet 30人團隊 打造皇室珠寶

時裝以外,珠寶落在法國人手上,也能成就一份華麗高貴感。除了眾所周知的Cartier外,另一皇室超級珠寶品牌Chaumet也有着顯赫歷史。1780年由Marie-Étienne Nitot創立,很快便成為拿破崙的御用珠寶匠;1802年為拿破崙設計了御用佩劍,還把當時最大的鑽石(140卡)鑲嵌在劍上,其後更為他鑄造皇冠,也為品牌打下「珠寶皇冠」的外號,234年間已為各歐洲皇室和貴族家族製作了1,500多個冠冕。作為品牌的珠寶工作坊──巴黎凡登廣場12號內,現任工作坊繼任人兼總監Jacques Combes,在Chaumet工作已有35年,繼續與其不足30位珠寶技師、鑲嵌技師和打磨技師工藝團隊,設計出皇冠以外的首飾及婚戒。

創辦人於1809年創作的浮雕鑲嵌珍珠皇冠,冠上雕刻了聖經中母與子的故事。此頂皇冠由約瑟芬皇后的女兒傳入瑞典王國,成為家族傳承至高無上的象徵,歷代瑞典皇室公主結婚時均會佩戴。2010年,瑞典維多利亞公主大婚時便佩戴了Chaumet這頂古董皇冠。

10.31卡黃色主石鑽石皇冠(主石10.31卡及共40卡切割鑽石)

在設計及鑲嵌鑽石前,珠寶技師先以一比一畫出皇冠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