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Affordable Art Fair進軍香港兩年,藝術品定價介乎1,000至10萬港元,為港人帶來新概念。藝評人楊天帥撰文指,affordable一詞難以繙譯,大抵意思是「可負擔的價格」。但在拍賣的世界,從來價高者得。
升價潛力低 多為收藏
蘇富比二十世紀中國藝術部主管陳秀玉表示,拍賣只要有兩人或以上對拍品感興趣,叫價就會翻滾而上。故此估價與成交價間常有大落差,但10萬元以下成交的仍為數不少。以她的部門為例,名家如趙無極、常玉等都會出產版畫,數萬元有交易。雖說是印刷品的一種,但都經藝術家核準,且版數(Edition)都有限定。
當代亞洲藝術部資深專家黃傑瑜指出,港人熟悉的草間彌生、奈良美智都有製作版畫,前者在春拍中上拍的《夜之花(兩張作品)》,就以僅7.5萬成交。攝影作品也較affordable,名氣不小的森山大道及荒木經惟,都有20萬元以內的作品成交。不過,這類藝術品的升價潛力不高,買家多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