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拍賣會總讓人想到天價拍品。的確,在剛過去的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中,以2.8億港元落槌的明成化鬪彩雞缸杯最引人注目。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指,名家作品從不愁賣不到好價錢,與其介紹價比天高的億元珍品,不如談談考驗藏家眼光的「小品」,包括張大千親書的菜單。
記者:朱雋穎
香港蘇富比剛過去的春拍,總成交額34多億元。中國書畫部上拍逾370件拍品,總成交額近4億元。當中5件拍品以逾千萬元拍出,齊白石、張大千不令人意外地榜上有名。不過,原來春拍36件張大千作品中,也有估價數萬、成交數十萬的小品。
家常餸菜炒蝦丁藕粉
「菜單上拍,張大千應是第一人了!」張超群笑言,「那無異於買下其書法作品,是墨寶」。張大千出名是老饕,其家宴之精緻更在友際間享盛譽;春拍中的三件,分別是他為宴請親家、學者友人及慶孫女生日而自擬之菜單。本為四川人的他,擬定的菜式有川菜也有江浙菜,看似家常的炒蝦丁、炒藕粉也列單上。一紙菜單可窺見畫家的人際關係,如1967年宴請中央研究院院士顧毓琇,正本藏於無錫的顧毓琇紀念館,是次拍賣的雖為弟子收藏的草稿,本估價5萬至7萬,終也拍出60萬的亮眼價錢。
他又說,拍賣會圖錄是專家團隊經過考證與鑽研的工夫,封面選畫也講究,春拍選的《清荷》出自民國畫家謝稚柳之手。張讚其畫功與張大千同時期作品不相伯仲,但估價及成交價都低得多。張分析,該作品構圖簡潔,色彩素淨而賞心悅目,貫徹多年來圖錄封面的風格,作品以184萬元成交。
藏品現升價不止十倍
說到稀罕,張超群以清末民初易順鼎的四屏詩幅《楷書詠史詩》為例,認為屬多年被市場忽略的藏品。張指,易順鼎的詩作造藝在民國時期備受推祟。這類作品的原藏家擔心割愛也遇不上好買家,甚或被誤會端出平庸貨色,而不願讓其重投市場,「這類非『生意貨』,藏家往往都研究得好深入」。作品終以37.5萬元成交。
民國時期書畫在十多年前被忽略,當時只萬多元的藏品,現已升價不止十倍。他舉例如山水畫家鄭午昌,今季拍賣的兩幅寫景水墨皆構圖巧妙,如1932年作的《蘆洲閒棹圖》,上承水墨以風景為主題的傳統,但構圖較特別,大半畫面描繪水邊草叢,初看寧靜,但細看草叢旁有釣魚郎,草叢上又飛出鳥群,巧妙地流露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