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侶離世 衣櫃變棺木

僧侶離世 衣櫃變棺木

【本報訊】大嶼山五大禪林包括鹿湖、羗山、地塘仔、萬丈布和昂坪。據港大在鹿湖進行的口述歷史研究,當地有眾多獨特文化,如「吹雞」習俗,每當有僧尼往生,就有人吹起銀哨子,其他道場的僧尼聚集在樂生蓮社的往生亭或鹿湖精舍的西方廳,輪班坐蓮(坐夜),連續七天輪班為死者誦經。鹿湖精舍住持釋妙慧法師說,因會驚動警方,已很久沒「吹雞」。
過往鹿湖的僧侶出家前會訂製一個與身高相稱的衣櫃,平日豎立用作儲物,橫放加上被鋪就變成床,僧侶離世,衣櫃就會變成棺木安放遺體,與遺體一同火化。僧侶稱之為「不侵損常住」,即不浪費寺院物資。火化會在鹿湖荼毘爐進行,骨灰和舍利安放於鹿湖的普同塔,但是荼毘爐在90年代因衞生條例已經停用。
50年代鹿湖亦是媽姐選擇養老地方,她們在40歲起向寺院供款,俗稱「入份」,當供滿3,000元的「份錢」,60歲退休後可以在寺院安老。但隨着社福制度完善,媽姐行業式微,入份文化亦隨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