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團注資中信泰富(267)、實現整體上市的具體方案,上周三收市後正式揭盅。當日中信集團舉行記者會,有記者的提問,令董事長常振明一度語塞:「到底這宗交易,創造了甚麼價值出來?」這答案,只怕你翻遍那355頁的通告N次,亦很難想得出來。
一句講晒,呢單交易,是破壞價值,多於創造價值。集團今次收購的資產,根本就不足以抵銷發行大量新股後的攤薄影響,作價亦唔吸引。以去年底的備考數據睇,新中信合併後的每股資產淨值,就要大減38%。幸好在交易公佈前,出咗單「滬港通」,令市場開始撈底中資股;而是次收購的資產中、佔有一定比重的中信証券(6030),亦因為咁而受惠,急升咗一轉。時機真係巧合到無倫。
合併後的新中信,逾80%資產和盈利,都是來自金融業務,而當中大部份又是來自已經在港上市的中信銀行(998)及中信証券。
所以,新中信想sell自己是一隻在各主要板塊都有平衡exposure的股份,又或者業務性質有互補,理據恐怕有點薄弱。斷估投資者唔會為了要有國安足球隊/海上直升機服務嘅exposure,而買中信啩?
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