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有句俗語:唔出聲冇人話你啞嘅,照說者的語氣是講適當的時候,適當的沉默之必要。
最近熱門話題也放在中學文憑試「必要的沉默」這題目上,弊就弊在出題的人指引了一個開頭: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我曾經想力陳己見,最後選擇了沉默,我認為沉默是必要的。就此打住,要學生接下去。
許多人認為這是鼓吹沉默──我則認為看你怎樣想;對大部份香港人「沉默是必要的」因為「唔出聲冇人話你係啞嘅」,若讓我作下去我會立刻來一個大反轉:就是因為太多人認為沉默是必要的,所以助長了許多不合理的現象、不公平的事,是為姑息養奸,我們說因為我們覺得應該說,你不說,別人也不說,甚至大家都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這世界才會有那麼多是非不分,黑白顛倒的事情在你我眼前發生,當有人告訴我一切麻煩事只為強出頭,槍打出頭鳥,講話有份量,有權有勢的人都不開口,你算老幾?何必惹麻煩上身呢,這些話都不錯,世上的確有那麼多不公義的事,每天都在發生着,誰有那麼多閒工夫去管閒事。
在香港將近五十年, 早已看得很清楚大部份香港人安份守己, 各掃門前雪, 對待人與事,冷淡好過熱情,不表態好過強出頭,年輕人早已不會憤怒了,更何況城府愈來愈深的中年人,老年人美其名曰有修養,其實是老奸巨猾明哲保身。
慶幸自己到今天仍然老而有火,任何事都直書胸臆,不會模稜兩可左右逢源。在緊要關頭永遠不肯沉默,因為今天有沉默的自由,明天連不沉默的自由也一併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