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做工藝近年越來越受注視,人們似乎不再滿足於快速生產所帶來的方便,而是逐漸懷念傳統工藝帶來的溫度和質感。「這是一份最純真的價值。」光景手造Avision創辦人兼工藝師劉堅迪(Riff)說。時移世易,近20年間香港手做眼鏡師傅可謂絕迹,要戴上一副手工製作、獨一無二又舒服的眼鏡,很多人都認定現今只能在日本覓到,所以Riff和友人決心創立訂製眼鏡的服務,由設計、選料、裁板、拋光以至溶合鼻托等工序,全都如假包換在香港人手製作,希望為人們不完美的眼睛,尋回一份舒適的本土新視野。
記者:胡靜雯
攝影:劉永發
人無完美,性格如是,我們的五官也如是。亞洲人輪廓不夠突出,扁平的鼻樑是尋找「貼心」眼鏡的最大窒礙。Riff說:「一副最完美、舒適的眼鏡,應該是雙眼眼球能夠接近眼鏡最中心的位置,鼻托夠貼。」是以,如果你真的想找長期「伴侶」,希望戴的時候無時無刻都能保持舒適感,配合臉形和手工的話,眼鏡跟西裝一樣,都需要度身訂做。
親自選料自由配搭
由設計至鼻托的琢磨都需要人手控制,否則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不過最重要的是可以自己親自選料設計,Riff說最多人找他們的原因是想自己mix and match,自由配搭鏡框形狀和顏色、鏡臂和鼻托,更可把紀念日或特別人物名字刻在鏡臂上。「論手工製作,日本職人手做眼鏡的質量絕對毋庸置疑,但他們每月產量不多,加上每一副都要遵從工藝製作傳統,款式和設計上其實變化相對地低。而且他們大部份款式和顏色都很大眾化,眼鏡尺寸也不能依照不同臉形而變化。」所以他們準備了不同質地的醋酸纖維(acetate)眼鏡板材,以便在tailor-made時提供日本式傳統或歐洲式不同的誇張造型。無他的,選擇不怕多,因為香港人最怕無選擇。
複製16年前的最愛
眼鏡是讓人從虛幻回到現實的法寶,在片刻失焦間,尋回一份清晰的安心。以精細的手工、多種選料,由專人為你fitting,無非是希望為踏進工作室的客人,提供最適合他們的Mr. or Mrs. Right。天生近視的Riff笑說人和眼鏡都需要一種緣份,然而這種緣份未必需要天注定,他們就是希望成為紅娘,為每位客人提供最適合的新視野。
「曾經有個客人拿着一副舊鏡框來,希望我們幫他再做多副一模一樣的眼鏡,他說找了16年也找不到一副比它好的。」這位客人的舉動讓Riff很感動。最後,他在2012年毅然放棄眼鏡設計師的正職,購入多部機器和不同工具,一條龍在香港製造久違的bespoke眼鏡。Riff說其實現在越來越多人明白手做的價值,因為他們漸漸理解到自己的獨特性;另一位工藝師黃狄屏(Twiggy)說,這是一個逃離工業化的階段,手做物件所帶來的是一種最原始的質感,當中透現了工藝師的專注與情感。
光景眼鏡Avision
http://www.facebook.com/madebyavision
自製我的眼鏡
手做過程最讓人享受之處,在於一種由無到有的滿足感。從事眼鏡設計的徐德茹(Koby)和戴美兒(Emily)明白,現代人不再滿足倒模式的設計,而喜歡尋找新鮮感,於是推出了首個眼鏡製作課程,讓人假日不用逼商場,大夥兒在工作室嘻嘻哈哈忙碌一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Emily說她反而怕學生們太專心,不說話。雖然眼鏡體積小,但原來所用的機器體積龐大且難以操作,例如在鏡臂內打銅芯、上螺絲,所以部份工序他們只能交由內地師傅製作;同學們可親手製作的部份包括選料、設計形狀、切割和拋光,所需時間差不多要一整個下午。
雖然親手做的部份只得一半,但也吸引不少人前來上堂。其中學員Yale說,現時大多數手作班只局限於飾物時裝配件,相反眼鏡製作夠實用又有趣味,最好玩的地方就是由自己鋸鏡框,好考功夫和力度的控制。由一塊膠片到鏡框成型,整個過程也不簡單,能夠參與其中並明白生產的難處,才能讓人學懂珍惜。
Genic Eyewear
http://www.geniceyewear.com
課程資料:
價錢:每副$1,200。
日期:一個月不定期舉行兩班,每堂約6小時
製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