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勝文的中國標籤(台灣資深傳媒人 楊泰興) - 楊泰興

連勝文的中國標籤
(台灣資深傳媒人 楊泰興) - 楊泰興

宮崎駿電影《風起》中有一段,搭火車一半,看到了關東大火,男主角並沒有張惶失措,似乎淡定地遠眺大火,協助女主角返家,但最後大火還是波及他的周遭,學校被焚。
太陽花學運這把怒火,改寫了台灣年底大選,對志在台北市長的連勝文,「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是寫照。19日,連勝文擺脫老將丁守中的纏鬥,透過黨員初選的差距成功拿下首都藍軍的參選權。但這場意料之外的學運,卻打亂連勝文的佈局。一直是鎂光燈焦點的他,原本打算不投甚麼文宣廣告,曝光度就足夠,但被長達一個月的學運排擠到新聞邊角,初選吃緊,不得不全面廣投廣告,也招來財大氣粗議論。
對於首都市長這一戰,學運對連勝文是關東大火還是區域性火災?闢好防火巷是否可以止損?學運的深層主因是「恐/反中」與「世代正義」,前者是主,後者為輔。
台灣年輕人對於中國這位豪門鄰居的不適感,一直隱而未宣,但學運之後,他們不再遮掩此種感受。對庶民利益被出賣的恐懼,對台灣政局的影響權數將大增,力求突破閉守格局的綠營人物如謝長廷等人噤聲,藍營成了過街老鼠,連家受人欽羨的與中共高層的好關係,中共多次高規格的接待連家父子,突然成為強烈的負面元素。
藍綠抓對廝殺,連勝文的中國印象,本來就易高於對手,學運之後,「連勝文=中國」這個刻板印象(stereotype)將更為固化。一旦再出現新證據、照片或者八卦耳語,發酵程度必定擴大。連勝文恐被喻為推翻動物農莊主人(夢想馬習會,急於跟中國和解的馬)的拿破崙豬。
綠營競爭對手沒有意外將是無黨籍的台大怪醫柯文哲。
柯的盤算恐怕是:不斷強化「連勝文=中國」形象,喊出「這是台灣對抗中國的聖戰」,但此種操作確有難度,一旦不慎挑動藍綠敏感神經,回歸基本盤則勝負就定,台北市基本盤夙來藍大於綠,大戲將會提前落幕。
柯文哲的最佳策略,就是放大他一貫主張「公義社會來超越藍綠」口號,此時只要把中國打成不義、魔鬼,把連勝文打成「魔鬼代言人」,怪醫自然獲得正當性。
其實不必綠營出手,學運領袖們早就躍躍欲試了。陳為廷日前在臉書貼出連勝文與習近平握手照片稱「此代表連家等四大家族坐穩中國代理人角色」,更表示「連的選戰策略,一再想淡化連家與北京的密室政商關係」,主張我們(學運)不是換個代理人,我要的是作自己的主人」,指出這將是學運的後續,更是不可迴避的責任。
可以說,未來半年,連勝文跟中國連結的印象強弱變化,將是觀察選情的第一個關鍵指標。
弱項遮掩不住反遭放大,連的強項,「年輕」,卻因學運而遭嚴重削弱。他過去年輕化的形象明顯,愛打籃球,打扮休閒,說話直率敢挑戰權威,無疑是普遍被青年世代接受,「世代交替」、接下「老年人的棒子」等均合理化他以一個政治新鮮人接掌首都的正當性。但這次學運後,政治權力的「世代交替」卻因生活上的「世代正義」議題發酵而抵銷掉。年輕人對前途無着,收入低迷不振高度不滿,現在看到熱情洋溢的連勝文,年輕人想到的不再是他的年紀跟彈性思維,更在乎他的富二代身份,「相對剝奪感」成為青年人切割連勝文主因。
太陽花學運可說是台灣二十多年未見過的黑天鵝,對社會、對選舉的衝擊,沒人可以說得準。3.18之前沒人料得到,一場學運竟引來數十萬人上街頭聲援;而對於選舉也是一樣,上街頭的年輕多數市民,有多少人有台北市投票權?又有多少可以影響軍公教的父執輩?簡單來說,連勝文依舊勝算較大,但不如之前勝算大,全因這場學運。
未來半年,上述兩個維度的增減將是觀察連勝文最重要的觀察指標,這場學運,青年們已經把火摺子點燃拋向草原,會不會燎原?風會起嗎?

楊泰興
台灣資深傳媒人